臺媒稱空警-2000先進:20公里外劃根火柴都能看清
資料圖片:201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空警-2000預警機在八一飛行表演隊8架殲-10戰機護衛下飛向天安門廣場。(新華社發)
臺媒稱,預警機是現代化空中作戰體系的核心,體現國家綜合實力和科技水準的標誌性裝備,更是現代戰爭中不可或缺的“空中司令部”。解放軍的空警-2000預警機,據稱可做到在飛機有限的重量和平臺上裝置功率最大的雷達,使得65噸的飛機擁有與190噸飛機一樣的測控能力,比美國E-3C預警機整整領先一代。
據台灣東森新聞網11月29日報道,大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首席科學家、空警-2000預警指揮機總設計師陸軍在19日在央視節目中,分享解放軍預警機從無到有的研製之路。他指出,上世紀60年代中國就曾探索研製“空警一號”預警機,但因為技術匱乏和國力限制,最終成了航空博物館裏的展品;2000年與別國的合作合約也撕毀。陸軍回憶,聽聞合約遭到撕毀時“肺都要氣炸了”,而當年他臨危受命,開啟了預警機研發之路。
陸軍指出,自己剛開始研發預警機時遇到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把各個分系統、數百套設備有機地結合一起。據了解,研發人員首次採用世界上最先進的相控陣雷達技術,僅用了5年的時間就走完了西方十幾年的歷程。2009年10月1日,一架預警機騰空而起,作為空中編隊的排頭兵引領著龐大機群,分秒不差地飛過天安門廣場,完成第一架自主研製空警-2000預警機的首次亮相。
陸軍用“在白紙上畫畫”形容預警機研發任務的艱難,“我們是雷達工程師,沒人知道預警機該怎麼弄”。而他永遠忘不了2004年7月,空警-2000第一次集成連試,400多臺套設備出現了大小113個問題,而許多問題都是首次遇到,難以找到癥結。他形容,“這不是杯子沒水,加上水即可的事情,而是連水在哪我們都不知道”。
為了儘快找到問題,陸軍和他的團隊天天和這些故障打交道。“別人叫我們711工作室,一週7天,每天工作超過11個小時”,一句簡單的形容道出研製之路的辛苦。從查找、復現、歸零,僅用8個月的時間,團隊就將113個問題攻克。
告別傳統的天線式雷達,全面採用相控陣雷達技術的空警-2000,可以做到在飛機有限的重量和平臺上裝置功率最大的雷達,使得65噸的飛機擁有與190噸飛機一樣的測控能力,比美國的E-3C預警機整整領先一代。2007年該機最終完成設計定型並交付部隊,陸軍團隊前後僅用了5年多的時間,完成全部研製工作,他自信地説,“哪怕在20公里外劃一根火柴,都能看清楚。我們把所有裝置做到極致,沒有遺憾。”
據了解,大陸産預警機創造了世界預警機發展史上的9個第一,突破100多項關鍵技術,累計獲得重大專利近30項,是世界上看得最遠、功能最多、系統集成最複雜的機載信息化武器裝備之一。同時,中國不僅擁有預警機的研製能力,也成為繼美國、以色列、瑞典之後,世界上第4個預警機出口國。
(原標題:臺媒稱空警-2000先進:20公里外劃根火柴都能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