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中國“翔龍”無人機將巡航南海?或可引導反航母導彈

2016-12-09 09:11:43|來源:環球時報|編輯:金近

  【環球網軍事12月9日報道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章節 環球時報記者 劉揚】中國的先進裝備歷來是印度媒體關注的對象,仿佛這些裝備是專門是用來對付印度的。《印度時報》網站7日就對中國“翔龍”無人機表現出極大興趣。印度媒體認為,該機可能部署在中印邊界或者南海、東海。還有一些觀點認為,該機還能用於引導“東風-21D”攻擊航母。

  印媒關注中國“翔龍”

  《印度時報》這篇題為“中國軍方將裝備無人間諜飛機實施情報偵察和電子干擾”的報道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在按計劃列裝能夠沿其陸上邊界或深入海洋進行偵察、信號干擾和數字戰爭的無人機。這種本土研製的“翔龍”無人機能夠以每小時750公里的速度飛行。

  報道引用中國官方媒體的消息稱,這種高空長航時無人機是對美國RQ-4“全球鷹”無人機的一種回應。一旦服役,它們可能被部署在靠近印度邊界的喜馬拉雅地區以及南中國海和東海區域。報道稱,這種無人機目前正在進行測試,之後將裝備解放軍。“中國官方媒體沒有説生産該無人機的貴州航空工業集團在第一階段將會交付多少架,該公司是中航工業的一個子公司。”報道還引用中國航空專家的話説,“‘翔龍’無人機獨一無二的設計使其非常適合高空遠距離行動。一旦該無人機裝備軍隊,它將提高解放軍遠程偵察能力。”“而且,該無人機是一個進行電子戰的良好平臺,例如進行信號情報收集以及電子干擾。”

  報道稱,英國軍事航空雜誌《空軍月刊》説,這種無人機能夠滯空10小時,飛行高度最高達到1.8萬米。它擁有一個與前掠翼相連接的傳統的後掠翼,這使它看上去像中國傳統的風箏。

  “翔龍”性能究竟如何?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軍事專家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翔龍”最大的特點在於採用了連接翼氣動佈局。從氣動性能來看,相對於傳統的長航時飛機所使用的大展弦比機翼,連接翼佈局擁有重量輕、剛度大、誘導阻力小、升力系數高等優點。在氣動等效的情況下,連接翼佈局結構重量比常規佈局輕1/10到1/5,翼尖的垂直方向變形僅為常規佈局的一半。此外,該型機還採用了“全球鷹”沒有使用的翼梢小翼,這通常也有助於降低巡航阻力,減少油耗,提高航時。

  但相對於“全球鷹”,該機在發動機、材料科技和機載任務設備等方面還遜色不少。這從某種程度上抵消了連接翼帶來的氣動優勢。專家稱,“全球鷹”的先進材料和結構設計,將大展弦的機翼優勢發揮到極致。有資料稱,“翔龍”很可能仍然採用“渦噴-7”型渦輪噴氣發動機。這樣其耗油率偏大,導致續航時間較短。由於採用連接翼和渦噴發動機,該機的速度可能要比“全球鷹”更快一些。不過對於高空長航時飛機來説,這種速度優勢不會演化為戰術優勢。從外形以及發動機上判斷,該機的尺寸、起飛重量還是要比“全球鷹”小,這就導致其有效載荷稍低。應該説,該機總體上仍然與“全球鷹”有一定差距。

  可用於引導反航母導彈?

  專家表示,“翔龍”這類長航時無人機的一個主要運用方向就是和平時期的高空戰略偵察、監視。它確實能像印度媒體所説的那樣在公海上空或者邊境線的己方一側飛行,利用合成孔徑雷達、側視相機和光電偵察裝置進行近乎實時的偵察。由於通常不會越界飛行,這會讓對方處置起來非常麻煩。另外,其部署的靈活性也非常大,可以説哪有需要就去哪。至於印度媒體所説,將該機用於電子干擾,中國軍事專家表示,這也是一種運用的思路,但和平時期如果利用其對別國境內地面目標實施干擾可能會引發不必要的糾紛。另外,該機或可用來對付抵近偵察的“全球鷹”,例如為其安裝干擾裝置干擾“全球鷹”上的合成孔徑雷達或導航定位鏈路,反制效果要比戰機攔截更好。

  此前,有分析認為,“翔龍”可以被用來監視國外航母,為“東風-21D”作戰提供引導。專家表示,這種戰術理論上可行,但戰時很難這樣做。實際上,在和平時期,“翔龍”的一個重要作用確實是在有關海域搜索、發現以及長時間監視包括航母在內的大型水面目標。這就為“東風-21D”提供目標指示奠定了基礎。而“東風-21D”攻擊移動的大型水面目標很可能需要中繼制導。因為在其飛行過程中,水上目標同樣實施機動,由於導彈飛行距離過遠,如果不進行坐標修正,當它按照發射時設置的目標坐標再入大氣層時,恐怕目標就已經逃之夭夭了。所以要對目標進行實時監控,並嚮導彈發送修正指令。“翔龍”本身具有實時監視能力,理論上該無人機安裝相關設備後能夠完成對導彈的指令發送任務。

  但在戰時,用“翔龍”來引導攻擊航母恐怕行不通。主要是因為“翔龍”無人機的生存性較差。它不具備隱身能力,它的偵察、監視距離不太可能超過對手航母戰鬥群的防空導彈尤其是戰鬥機的保護圈。所以該機的運用仍然以和平時期的例行性偵察為主。戰時,只有在徹底消滅對方防空作戰能力時,才可能出動。

標簽:南海問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