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杜特爾特證實中菲武器合同:中國在催我去接收

2016-12-13 09:35:44|來源:環球時報|編輯:張倩楠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11日晚間證實,該國與中國達成一筆武器協議,將派一名將軍正式接收。如果這筆協議實現,將是上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第一次賣給菲律賓武器,當時菲律賓與美國簽署《美菲共同防禦條約》,成為美國在亞洲的鐵桿盟友。毫無疑問,軍售在兩國關係中具有象徵意義,對於中菲尤其如此。

  杜特爾特是11日晚間在呂宋島的貝尼格諾·阿基諾軍營發佈這一消息的,當時聽眾是菲武裝部隊呂宋島北方司令部人員。《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12日報道説,杜特爾特用英語夾雜著菲律賓語説道,“中國催我。武器已準備好了,就等我接收。他們真的在催我。”他稱,已指示國防部長洛倫扎納派一名軍方將領正式接收來自北京的武器,“現在我們真的輕鬆了。我們不用求助別國了”。杜特爾特表示,北京通過給菲律賓政府的一項25年資助提供這些武器,“如果這是25年期的付款,那就等於是免費給……顯然中國想給我們(武器)”。

  《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説,與前任不同,杜特爾特選擇與中國友好,這是他所稱的政府奉行獨立外交政策的一部分。10月對北京國事訪問時,總統對一批中國商人和官員説,他決定在“軍事和經濟上”與美國分道揚鑣。這很令中國東道主高興。《馬尼拉公報》認為,杜特爾特上任後採取了不同於前任的對華政策,而採購武器這一最新發展顯然是菲中關係進一步改善的又一個信號。

  12日晚些時候,《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引述該國國防部負責財政、軍需、設備的副防長雷蒙多的話稱,與中國的武器協議現在還沒有時間表,細節還未完成。報道説,菲律賓採購的武器將用於陸軍特種部隊的精英戰鬥單元等部門。杜特爾特在11日的講話中未透露將從北京獲得什麼武器。菲律賓《星報》12日稱,在與美國因對反毒戰爭分歧決裂後,杜特爾特一直尋求加強與中俄的關係。上月,杜特爾特下令警察部門取消從美方採購大約2.6萬支步槍。

  對菲總統宣佈接受與中國的武器協議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2日在記者會上回應説,已看到相關報道,“隨著中菲關係的改善,中方願同菲方恢復並加強兩國在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美國世界新聞網引述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的資料稱,從1951年開始,美國就佔菲律賓武器進口的75%,俄羅斯與中國還未提供過武器給菲律賓。或許正因為這樣,美國《國家利益》用“跨過命運的盧比孔河”評論杜特爾特加強該國與中俄關係並擴大到防務領域。這一典故源於西元前49年,凱撒破除將領不得帶兵渡過盧比孔河的禁忌,帶兵進軍羅馬與龐培展開內戰,並最終獲勝。在西方,這句流行語通常代表的意思是“破釜沉舟”。

  對菲律賓表示希望從中國購買武器,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學者胡逸山對香港《南華早報》稱,杜特爾特是利用美國對抗中國,也是利用中國對抗美國,希望為菲律賓獲取最大利益。在這一背景下,他就可以對美國更“嚴厲”“更多姿多彩(colourful——杜特爾特曾公開罵美國總統奧巴馬是‘婊子養的’,奧巴馬就此回應媒體時稱菲律賓總統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人”,編者注),美國在回應他時可能因此更為克制”。報道引述一名中國專家的話説,如果缺乏相互信任的話,中國可能不會向菲律賓賣武器,假如菲律賓使用中國軍備對付中國那將是一種尷尬。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1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中菲關係轉圜,這筆交易説明兩國關係到了一定水準,不過,還要看是什麼武器,如果像中國向巴基斯坦和一些非洲國家出售護衛艦和其他武器一樣,才可能説明雙方在安全、政治領域達到較高水準。而且,從深層次的軍事領域合作看,特別是殺傷型武器,菲律賓還受制于《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等條約的限制。他認為,不排除菲律賓方面在有意做給美國看。

  杜特爾特今年6月30日就職之前,時任總統阿基諾三世充當美國“重返亞太”政策的東南亞急先鋒,大大加劇了南海緊張,杜特爾特上臺後,中菲合力扭轉了這一危險勢頭。過去幾個月來,杜特爾特因國內反毒運動與美國幾乎撕破臉,多次表示將加強與中俄合作,乃至從中俄購買武器。這次軍購,被視為菲中關係進一步改善的又一個信號。【環球時報駐菲律賓、新加坡記者 王曉 辛斌 環球時報記者 谷棣 林鵬飛 汪析 柳直】

  (原標題:杜特爾特證實中菲武器合同:中國在催我去接收)

標簽:杜特爾特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