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中日戰機會不會擦槍走火?要警惕日方無理挑釁

2016-12-13 15:20:54|來源:環球網|編輯:金近

  【環球網軍事12月13日報道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李強 環球時報記者 劉揚】據日本共同社12日報道,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當天記者會上就中國國防部嚴重關切日本航空自衛隊向中國軍機發射干擾彈一事表示,“(中國)單方面公佈明顯與事實不符的消息極其令人遺憾。這有損日中關係,已提出嚴正抗議”,並稱“自衛隊飛機妥善實施了行動監視,不存在發射干擾彈危害中國軍機與人員安全的事實。”對此,中國軍事專家對《環球時報》表示,這明顯是混淆事實,反咬一口。日本的挑釁並不會阻礙中國軍方在國際空域實施常態化實戰訓練,日本戰機不負責任和不專業的伎倆確實有引發擦槍走火的可能。另一名專家則提示,中方要防止在短暫空中摩擦中吃虧。

  發射干擾彈或引發嚴重對峙

  專家表示,干擾彈一般分為箔條干擾彈和紅外干擾彈。前者主要用來對付對方的火控雷達及雷達導引頭。紅外干擾彈則主要來干擾紅外制導導彈的導引頭。在珠海航展上,飛行表演隊經常用投放紅外干擾彈來烘托表演效果。好萊塢大片《倫敦陷落》中,“海軍陸戰隊一號”直升機向“空軍一號”所在機場轉移美國總統時,遭遇肩扛式導彈攻擊。“海軍陸戰隊一號”就是通過紅外干擾彈將導彈引開,躲過多次攻擊。

  一名熟悉戰機運作方式的中國軍事專家1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干擾彈的發射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自動投放模式,在這種狀態下,戰機一旦被對方雷達截獲,告警系統就會發出警報,干擾彈會自動釋放。還有一種是手動釋放,當飛行員感受到危險時就會手動釋放紅外干擾彈和箔條干擾彈,而在實際飛行過程中,可能會用這種方式來干擾對方戰機的飛行,比如同向飛行時,飛到對方飛機前方或側前方釋放干擾彈,警告對方改變航線。

  另一名中國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此次事件中,不排除日方戰機將紅外干擾彈作為信號彈發射的可能。根據日本航空自衛隊的相關規定,在攔截對方戰機時,在無線電語音警告以及擺動機翼等方式無效後,必要時可發射信號彈以示警告。該專家指出,紅外干擾彈不一定只有在被咬尾的情況下才會發射。例如,兩機迎頭進入視距空戰後,飛行員通常也會釋放紅外干擾彈,以破壞對方近距格鬥彈導引頭的跟蹤。如果日方戰機在極近距離向中方正常飛行的戰機、大型飛機發射紅外干擾彈,紅外干擾彈本身具有很高的燃燒溫度,如果碰撞到機體或者被吸入發動機後果不堪設想。

  不過,上述專家表示,紅外干擾彈確實會釋放出很高的溫度,但這種高溫狀態不會持續太長時間,從國際飛行實踐看,目前還沒有足夠證據證明紅外干擾彈曾和飛機相撞並造成實質性傷害。

  該專家強調,中國軍機編隊當時處於國際空域,沒有違反任何國際法,也沒有侵犯任何國家的領空,所以日本戰機的行為是非常不專業和不負責任的。包括轟炸機在內的中國軍機編隊在國際空域進行實戰化條件下的訓練,從這個角度來看,日本派出戰機在國際空域非法靠近中國轟炸機是極其危險的,容易引起誤判,甚至引起不必要的空中擦槍走火。

  另一專家表示,近年美俄以及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軍機多次發生近距離危險接近,但從未緊張到投放干擾彈的地步。日方發射干擾彈,無論是因為雙方進入格鬥狀態,還是日方用干擾彈對我戰機實施警告,都表明雙方進入極其嚴重的對峙狀態,在高度緊張狀態下很有可能發射實彈。

  歡迎日派戰機為中國軍機當“陪練”

  有分析認為,鋻於當時空中有中方多架大型機執行偵巡任務,只有兩架蘇-30MKK戰機護航,從邏輯上説,中方戰機不太可能主動對日本戰機實施挑釁,而是日方主動發難。

  有專家認為,日方這種軍事冒險和投機心理,源自日本自衛隊一些人的無知無畏。二戰後日本航空自衛隊對中國保持了很長時間的裝備優勢和訓練優勢,但這種情況在近十年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但日本不能正視這種變化,可能仍有一種虛妄的心理優勢作怪,正因如此,日本多次對中方正常巡航戰機進行騷擾,必須要防範日方的這種錯覺將中日關係帶入危險境地。

  另一專家則認為,日本這麼做並不是認為自身裝備和訓練水準比中國強,而是和以往監視中國遠海訓練一以貫之的做法,目的就是要近距離監視、干擾乃至挑釁。專家強調,這次遠程遠海的飛行訓練在國際空域進行,完全合理合法,沒有侵犯任何國家領空。同時,整個過程成體系訓練了包括空中打擊、偵察預警、指揮控制、護航支援和戰鬥保障等內容,整個訓練是按照實戰化要求來實施的,這樣的訓練比較充分地展示了中國空軍的遠程遠海作戰能力,有相當威懾能力,可以有效震懾某些對手,在訓練過程中遇到一些阻撓恰恰證明這次訓練是有實戰價值的,中國空軍並不怕日本人在實戰訓練中搞什麼花樣,歡迎來為中國空軍當“陪練”。

  中方需防患未然

  從一些網友事發當天在那霸基地拍攝的緊急起飛的F-15J照片來看,攔截中國戰機的F-15J似乎攜帶兩枚AAM-4中距彈和兩枚AAM-5近距格鬥空對空導彈。其中AAM-4性能與美國AIM-120相當,AAM-5屬於第四代近距離空空導彈,採用紅外成像制導,機動性、射程、抗干擾能力都遠超第三代近距空空導彈。

  相比之下,此次事件中,中方護航戰機為兩架蘇-30MKK。由蘇-30MKK擔任護航任務一方面是因為該機航程遠,且具備空中加油能力,滿足空中遠距離護航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雙發重型戰機的滯空時間長,一旦遭遇空中挑釁可有更多時間週旋。但客觀來説,蘇-30MKK的機載火控雷達比經過升級的F-15J落後,機動能力稍遜於單座的蘇-27或殲-11B。特別是目前攜帶的R-73空空導彈性能上可能和日本格鬥彈存在一定差距。有分析認為,總體來看,此次事件中,中方護航戰機性能不佔優,可能也是日方敢於冒險挑釁的原因之一。

  專家認為,今年珠海航展上展出了大量新裝備,中方要儘快讓這些先進裝備形成戰鬥力,並用在東海這樣的關鍵方向上。比如,儘快普及“霹靂-10”等第四代空空導彈。將新型三代半戰機用於東海方向的巡航和護航。目前,中國軍隊的整體實力已遠非自衛隊可比,但中方要防止在短暫的空中摩擦中吃虧。另外,如果日方仍然對我正常巡邏飛機進行騷擾,中方可以對在我防空識別區內飛行的日方巡邏飛機採取更為積極的反制措施。

  對於日本戰機如果挂載空空武器可能會構成多大威脅,專家表示,由於我們是在國際空域飛行,沒有侵犯任何國家的領空,同時是年度例行訓練,而且已經多次在相關空域進行訓練,所以日方對此是非常清楚的,沒有任何道理使用武力來妨礙中國軍方的正常訓練,一旦採取武力行動,那就是戰爭行為,這一紅線日本是沒有能力,也沒有底氣跨越的。

標簽: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