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三個月練就“人體溫度計”

2016-12-14 16:25:19|來源:解放軍報|編輯:張倩楠

  

  “僅憑一雙手,就登上了央視《挑戰不可能》的舞臺,真是了不起!”近日,我成為了戰友口中熱議的“明星”。

  那天,欄目組事先準備好48缸不同溫度的水,主持人和現場嘉賓從中隨機挑選3缸,我連續兩次用手測出的水溫誤差在1℃以內,挑戰成功,嘉賓交口稱讚我是名副其實的“人體溫度計”。

  節目播出後,很多人打電話來問我是不是有什麼特異功能,我告訴他們,我剛入伍時也只是普通一兵。

  戰場環境瞬息萬變,要想爭取主動權,就必須在平時練就過硬本領。2002年,艦隊組織機電專業“徒手感知溫度”比武,要求參賽人員不借助任何儀器,用雙手感知物體溫度。

  接到比武任務,我費盡了腦筋:僅靠一雙手,怎麼可能測出溫度?為了找準溫感,我將雙手插入開水中,劇烈的疼痛使雙手本能彈開,手上瞬間冒出很多水泡。我沒有因為疼痛中斷訓練,而是咬牙繼續堅持,到後來,燙傷自然好了,雙手能在開水中堅持4秒。

  開始測溫訓練後,我將開水倒入水桶中,交替添加冷熱水,反復感溫、測量、比對、思考。三個月下來,我參加的測溫訓練達萬餘次,感溫誤差終於控制在1℃以內。

  要想比武獲得名次,必須將測量精度提高到小數點後一位。為了使技藝更加精湛,我從不同材質的物體上找感覺,琢磨出“左手測整數、右手測小數”的辦法,著重提高右手的敏感性和精確度。

  功夫不負有心人。那次比賽,我以0.1℃誤差的絕對優勢勇奪桂冠。此後,遇到機電裝備故障,我能迅速準確測溫,為海上處理各種突發情況贏得寶貴時間。

  2013年8月,我所在艦奉命執行遠海訓練任務,由於艦艇劇烈搖晃,我無意中碰到一個軸瓦,感覺溫度不對勁,轉眼一看,儀錶卻顯示溫度正常。我定定神又伸手一摸,測出軸瓦比正常溫度確實要高很多。

  我立刻向機電長報告了這一重要情況,找來測溫儀器重新測量,顯示溫度67℃,已達到溫度上限,原來是儀錶出現了故障。艦長立刻對裝備進行了維修處理,把安全隱患消除在了萌芽狀態。

  如今,我正在練習一項新技能——徒手感知氣溫,因為氣溫變化對裝備性能和參數都有影響,只有及時感知環境溫度,才能更好地了解裝備的“脾氣”。

  (原標題:三個月練就“人體溫度計”)

標簽: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