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印度將完成"烈火"-Ⅴ導彈最後測試 即將交付用戶

2016-12-23 10:41:22|來源:中國網|編輯:張倩楠

  

  印度“烈火”-V 彈道導彈試射瞬間 資料圖

  中國網新聞12月23日訊 據《印度時報》2016年12月14日報道,印度國防部消息稱,印度將於12月底或1月初測試可攜帶核彈頭的“烈火”-Ⅴ洲際彈道導彈(ICBM),該導彈將從車載發射系統發射,目前正在全面開展籌備工作。此次測試將是三級“烈火”-Ⅴ的第四次測試,也是戰略部隊司令部(SFC)交付用戶前的最後一次全面測試。一旦“烈火”-Ⅴ投入使用,印度將正式成為“洲際彈道導彈國家”俱樂部。

  戰略威懾範圍不斷擴大的印度“烈火”導彈家族

  印度自1983年開始發展彈道導彈,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局在就提出了綜合導彈發展計劃,確定依靠本國技術研製“普裏特維”近程彈道導彈和“烈火”中遠程彈道導彈。在“烈火”系列中程彈道導彈中,除技術演示型“烈火”導彈外,還有“烈火”-Ⅰ、“烈火”-Ⅱ、“烈火”-Ⅲ、“烈火”-Ⅲ改進型以及“烈火”-Ⅳ導彈、“烈火”-Ⅴ導彈等多種型號。

  1989年,技術演示型“烈火”導彈進行首次試射並取得成功。該彈為兩級導彈,全長21米,最大射程2000千米,並未發展為武器系統。1995年,迫於美國政府的壓力,印度暫停“烈火”導彈的發展計劃。1998年印度進行核子試驗取得成功,並開始研製“烈火”-Ⅱ中程彈道導彈。

  此後幾年間,外界一直將印度1989年試射的“烈火”原型彈稱為“烈火”-Ⅰ。事實上,直到1999年,印度出於政治方面的考慮,才決定開始研製一種射程介於“烈火”-Ⅱ導彈和“大地”導彈之間的彈道導彈,並將其命名為“烈火”-Ⅰ,以區別其最初試射的“烈火”原型彈。“烈火”-Ⅰ為單級固體推進劑彈道導彈,射程700-800千米,彈長15米,直徑1米,重12噸,採用新型制導/控制系統,可攜帶1000千克重的核彈頭。“烈火”-Ⅰ採用鐵路機動或公路機動方式發射,從而降低了被預先攻擊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作戰機動性。由於採用單級固體推進方式,因此部署、發射更為迅速,從而使其具備有效的二次打擊能力。1989年,“烈火”導彈進行首次試射並取得成功。

  “烈火”-Ⅱ彈道導彈為兩級固體導彈,全長20米,兩級的直徑均為1.0米,發射重量16噸,最大射程3000千米。導彈採用慣性加全球導航定位系統制導,命中精度約45米。該型導彈可採用鐵路機動或公路機動方式發射,由印度自行設計研製,除制導系統少量感測器需從歐洲國家進口外,其餘部件均為國産。“烈火”-Ⅱ導彈在成功進行兩次飛行試驗後,于2002年進入低速初始生産階段。

  “烈火”-Ⅲ遠程彈道導彈射程在3500-4000千米,全彈長約13米,為兩級固體推進導彈。根據印度國防發展研究局的消息,該導彈的第一和第二級由先進的碳合成材料製成,降低了系統的總體重量, 且兩級發動機都配裝了萬向噴管。該系統可以攜帶600-1800千克的常規彈頭或核彈頭,據估計核彈頭當量可達200-300千噸。末制導採用了先進的光電制導或主動雷達制導,提高了命中精度。

  2007年12月12日,印度宣佈稱正在研製一種射程達6000公里的新型彈道導彈。印度戰略導彈計劃負責人薩爾斯沃特説:“‘烈火’-Ⅳ型仍在設計階段,我們還不能確定開始試驗的具體日期。”但當有人要求他證實這種導彈的射程是否有6000公里時,他説:“有那麼遠。”

  “烈火”-Ⅴ是印度試射的首枚自主設計研發的洲際彈道導彈。一旦服役,“烈火”-Ⅴ導彈將成為印度可攜帶核彈頭的最遠程導彈,並將使印度擁有用同一導彈發射多個核彈頭的技術。該型導彈還可改裝,用來發射小衛星,甚至可用來擊落在軌的敵方衛星。與以前四代“烈火”系列導彈不同,“烈火”-Ⅴ能夠進行公路機動發射,且擁有更高的命中精確度。

  公路機動和分導式多彈頭技術:“烈火”-Ⅴ導彈的“死亡之翼”

  “烈火”-Ⅴ是印度第一種公路機動型筒式發射導彈。“烈火”-Ⅴ在“烈火”-Ⅲ的基礎上研製。通過採用複合材料,“烈火”-Ⅴ極大減輕了自身重量。“烈火”-Ⅴ為三級固體燃料彈道導彈,射程5500-5800公里,有效載荷1.5噸,分別於2012年、2013年、2015年進行了三次試射。與只能鐵路機動、“裸彈”運載發射的“烈火”-Ⅱ、“烈火”-Ⅲ相比,“烈火”-Ⅴ導彈使用專門的導彈發射筒,還可以實現公路機動發射,有效提高印度陸基核武器的生存能力。

  位於海德拉巴的印度先進技術實驗室主任阿維納什•錢德爾稱,“‘烈火’-Ⅴ針對公路機動進行了專門設計。利用已成功研製出的導彈發射筒,印度未來所有陸基戰略導彈都將採用筒式發射。”由特高強度鋼製成的發射筒可將導彈密封起來保存數年。由於重達50噸的導彈發射時産生的推力高達300-400噸,因此發射筒必須承受巨大的壓力。在印度,發射筒技術最初是為“布拉莫斯”巡航導彈開發的。先進技術實驗室則通過為印度“殲敵者”號核潛艇研製K-15潛射導彈,攻克了彈道導彈發射筒研製中的所有技術障礙。

  近年來,印度先進技術實驗室在“烈火”-Ⅴ導彈研製中取得的另一重大技術突破是分導式多彈頭(MIRV)技術。“烈火”-Ⅴ將攜帶3-10個分導式多彈頭,每個彈頭可攻擊不同的目標,這些目標之間的距離可達數百千米。必要時,也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彈頭攻擊同一目標。分導式多彈頭技術與利用火箭發射多顆衛星類似,但分導式多彈頭對導彈的精度要求更高。對衛星而言,即使其實際軌道高度與預定軌道高度差距1千米,仍被認為進入了正確軌道,但分導式多彈頭的落點距離目標不能超過40千米。因為只有達到這一精度,才能用小型核彈頭産生預定的毀傷效果。

  戰略謀劃人員認為,在印度宣稱“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情況下,MIRV技術至關重要。因為有了這項技術,即使敵方通過核打擊摧毀了印度的大多數戰略導彈,幾枚未被摧毀的印度導彈也能給敵方帶來巨大的、難以承受的毀傷。此外,MIRV技術還有助於導彈突破敵方的導彈防禦系統。因為與跟蹤、攔截單彈頭導彈相比,跟蹤、攔截多彈頭導彈要困難得多。如果為每個彈頭增加機動能力,那麼導彈的突防能力還將進一步增加。

  印度連續披露兩種新型彈道導彈,稱將分別威懾巴基斯坦和中國

  印度一直希望成為國際舞臺上有聲有色的大國,而擁有完善的核威懾能力,自然成為了實現這一遠大抱負不可或缺的“硬指標”之一。為此,印度連連試射導彈並且越打越遠。“烈火”-Ⅴ型導彈的機動性比前幾代烈火導彈有較大提高,使用三級固體燃料推進,可公路機動發射。有消息稱,“烈火”-Ⅴ彈道導彈是印度“最具野心的戰略導彈計劃”,其最遠射程可達8000公里,這將標誌著印度正式進入目前只有美、俄、中、法、英五國的洲際彈道導彈俱樂部。事實上,“烈火”系列導彈只是印度強化核打擊能力的一個環節。

  近幾年,印度採購的先進武器裝備中很大一部分都與提升核威懾能力有關。除“烈火”系列導彈外,印俄聯合研發的“布拉莫斯”巡航導彈以及“幻影”-2000H、蘇-30MKI、“米格”-29戰鬥機都具備核投送能力。但印軍翹首以盼的的“三位一體”核威懾力量尚處於構建的初級階段,與該領域的先行者相比,根本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印度不斷拓展導彈射程,不僅不會為其贏得戰略優勢,反而會使越來越多的國家對其憑藉核武器謀求大國地位的舉動投來更多不信任的目光,客觀上對印度的大國訴求産生負面影響。

  《印度時報》消息稱,印度國防部門官員表示,“烈火”-Ⅴ型導彈是印度本土生産的“烈火”系列導彈中最先進的。“烈火”系列導彈對印度防務至關重要,將印度的軍事打擊範圍擴大到亞洲全境、非洲和歐洲部分地區,但只有在得到內閣安全委員會批准的情況下才能發射。研製此種導彈的印度國防研究和發展組織官員表示,導彈項目並不針對任何國家,是單純為防禦目的。

  然而,印度輿論在興奮中絲毫不掩飾對其他國家的敵意。印度媒體17日連續披露印度彈道導彈的最新發展情況。其中全新的“烈火”-ⅠP近程導彈是專門研製的“巴基斯坦殺手”,而即將正式列裝的“烈火”-Ⅴ遠程導彈則是為中國“量身定制”。《印度時報》援引印度國防部消息稱,管理印度核武庫的戰略部隊司令部擬於2016年12月底或者2017年1月初,在印度東部奧迪沙邦沿海的惠勒斯島試射“烈火”-Ⅴ遠程導彈。消息人士稱,即將進行的試射是“烈火”-Ⅴ最後一次全程檢驗測試。印度軍事評論員認為,這次測試將是“印度具備最低限度威懾能力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印媒認為,“烈火”-Ⅰ、“烈火”-Ⅱ、“烈火”-Ⅲ導彈主要對付巴基斯坦,而“烈火”-Ⅳ、“烈火”-Ⅴ則專門用於威懾中國。“烈火”-Ⅴ是“可以打到北京的彈道導彈”“潛在的遊戲規則改變者”,“使印度有能力用核武器威脅所有中國主要城市”。報道還宣稱,印度正在為“烈火”-Ⅴ研發多彈頭分導重返大氣層運載工具,以實現“一枚導彈同時承載多個核彈頭,每個彈頭擊中不同目標”。而已經開始研製“烈火”-Ⅵ則是射程更遠的四級洲際彈道導彈。

  除了短射程的“大地”導彈和“丹努什”導彈外,SFC還採用了“烈火”-Ⅰ型、“烈火”-Ⅱ型和“烈火”-Ⅲ型導彈。印度國防機構認為“烈火”-Ⅴ足以應對印度現有的威脅。據報道,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已經在發展用於瓦解敵人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機動彈頭或智慧再入飛行器”,以及用於“烈火”導彈的多彈頭分導再入飛行器(MIRV)。MIRV使單個導彈能夠攜帶幾個核彈頭,分別打擊不同的目標。

  (原標題:印度將完成"烈火"-Ⅴ導彈最後測試 即將交付用戶)

標簽: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