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遼寧艦“用時四年”抵達遠海 外交部稱依法享有航行自由

2016-12-27 08:52:39|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金近

  中國航母遼寧艦編隊首次開展遠海訓練,編隊經過西太平洋海域,通過宮古海峽後又向西南航行,引發多方關注。昨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方有關訓練符合國際法和國際實踐,我們的遼寧艦應該依法享有國際法規定的海上航行和飛越自由。希望各方對此予以尊重。”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海軍大校張軍社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遠海訓練的展開標誌著航母編隊正式形成戰鬥力,意味著中國海上防禦作戰縱深得以拓展。

  進行加油、補給等高難度科目

  在26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中國航母此次訓練目的的詢問,華春瑩援引此前海軍發言人梁陽的説法表示,遼寧艦編隊此次訓練是根據年度訓練計劃組織實施的。

  “至於你説有些國家關注遼寧艦訓練目的,我覺得其實沒有必要作過多解讀,比如非説針對誰。” 華春瑩説,我看到有很多報道,包括你們日本媒體自己的報道評論認為,“現在也只有強調牽制中國,才能有效地統一決策行動和輿論”。但對於中方來説,我們根據自己的發展需要來制定政策、採取行動。

  新華社24日發佈消息稱,連日來,我航母遼寧艦與數艘驅護艦組成編隊,攜多架殲-15艦載戰鬥機和多型艦載直升機開展跨海區訓練和試驗任務。中央軍委委員、海軍司令員吳勝利在遼寧艦指導訓練。報道指出,多批次殲-15艦載戰鬥機從遼寧艦飛行甲板起飛升空,開展了空中加受油、空中對抗等多項訓練任務。

  報道還稱,遼寧艦編隊航行一路訓練一路,先後開展了多個科目的編隊訓練和艦載機艦基戰術訓練,加強了編隊各屬艦之間的協同,錘鍊了編隊的綜合能力素質。下一步,遼寧艦編隊將按計劃開展跨海區訓練和試驗。

  根據電視畫面,在身著不同顏色馬甲的艦面官兵引導下,數架艦載戰鬥機、多型艦載直升機相繼放飛和回收。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海軍大校張軍社告訴北青報記者,從訓練科目來看,加油、補給等高難度科目以及技術和戰術訓練,都説明中國航母編隊已經形成戰鬥力,可以擔負海上作戰任務。這意味著中國海上防禦作戰能力得到提升,中國海上防禦作戰縱深得以拓展。

  航母編隊首次遠海訓練

  這是中國航母遼寧艦服役以來,編隊首次遠海訓練。遠海訓練對於海上力量來説意味著什麼?張軍社介紹稱,遠海訓練與近海相比困難重重。由於遠離本土海岸,海上通信和指揮都面臨困難,西太平洋的環境對於艦載機而言,著艦難度也很大。

  西太平洋與黃海、東海等近海的海況、水文氣象情況不一樣,因此,此番遠海訓練首先可以檢驗和提高航母設備的性能。其次,遠海訓練可以提高航母編隊遠海行動能力。此外,遠海訓練還可以提高海軍遠海指揮、通訊、保障、偵察能力以及遠海攻防作戰能力。

  航母編隊從渤海、黃海、東海一直到西太平洋以及進入南海,對於熟悉中國近海海域以及進行遠海行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軍事專家在接受央視採訪時還表示,這種全要素、全過程的訓練,對於艦載機飛行員來説是重大考驗。這次跨海域訓練,遼寧艦由小編隊向大編隊轉變,主要體現的是協同和聯合作戰能力。

  遼寧艦“用時四年”抵達遠海

  這次遠海訓練説明航母編隊已經在近海完成了有關訓練,並具備充足遠海訓練信心。張軍社説,有的國家航母從服役到形成戰鬥力需要五至六年,有的甚至十年,中國海軍航母遼寧艦從2012年正式服役到現在一共是四年多,包括制空、對海突擊、反潛等綜合能力都有很大提高,也具備了基本作戰能力,“應該説形成戰鬥力的時間是很短的”。2013年,遼寧艦到南海進行跨海訓練,但是艦載機並沒有跟隨,這次是一個標準的編隊一起訓練,這説明航母編隊已經形成戰鬥力。

  北青報記者梳理髮現,今年以來,幾乎每個月都有航母編隊新的消息傳來。1月30日,遼寧艦開展高強度艦機融合訓練。8月22日,新一批艦載戰鬥機飛行員駕駛著殲-15飛機在遼寧艦上成功完成了阻攔著艦和滑躍起飛考核,並通過航母飛行資質認證。就在遼寧艦編隊此次遠海訓練前的12月15日,中國海軍組織航母編隊實際使用武器演習,殲-15艦載戰鬥機和遼寧艦發射各型導彈十余枚,對目標實施了準確打擊,取得了良好訓練效果,達到了預期目的。

  文/本報記者 岳菲菲 實習記者 馮雨

標簽: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