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敘新年停火協議依然“易碎”

2017-01-04 10:31:53|來源:文匯報|編輯:張倩楠

  

  一名兒童站在一輛滿載行李的車裏。敘利亞軍方29日宣佈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停火,停火自當地時間30日零時開始生效。新華社記者楊臻攝

  2016年年底,經俄羅斯和土耳其斡旋,敘利亞政府與主要反對派武裝在阿斯塔納達成停火協議,同意啟動和談。該協議由“敘境內全面停火”“停火機制的監督措施”“開啟和平對話聲明”三份文件組成,于敘當地時間去年12月30日正式生效。目前,已有7支敘反對派武裝宣佈加入停火協議,它們分別是自由沙姆伊斯蘭運動、伊斯蘭軍、拉赫曼軍團、沙姆陣線、蘇丹穆拉德師、霍姆斯解放運動以及南方陣線,人數約6.2萬人。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該停火協議或將為持續6年的敘利亞內戰帶來轉機。根據協議約定,敘利亞當局與主要反對派將於一個月內在哈薩克斯坦舉行和談。俄羅斯總統普京甚至表示,如果協議執行順利,俄羅斯將減少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對協議的執行前景感到樂觀。眾所週知,這已是敘政府與反對派去年達成的第三份停火協議。去年2月和9月的停火協議由美俄兩國斡旋促成,但都十分“短命”。此次停火協議能否擺脫“易碎品”的命運,仍面臨諸多挑戰和考驗。

  從外部來看,美國等西方國家、沙特等海灣國家對協議達成反應冷淡。美國雖表示該協議或將推動敘利亞問題“向積極方向發展”,但也強調美方沒有參與停火協議的協商過程。事實上,協議達成後,俄、土呼籲美國、沙特、卡塔爾等國參與阿斯塔納和談,正是反映了這方面的顧慮。對美國來講,它肯定不願將敘利亞問題主導權拱手讓給俄羅斯、土耳其和伊朗。奧巴馬政府已經宣佈取消向敘反對派武裝提供軍事支持的限制,這顯然不是一個加強合作的信號。至於特朗普上臺後,美國敘利亞政策作多大調整、在阿薩德去留問題上作多大讓步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對於俄、土、伊(朗)三國加強合作、主導敘利亞局勢的做法,敘庫爾德勢力、沙特、以色列、約旦等國勢必會加強防範和反制。以色列謀求推翻阿薩德政權,防止敘政府、伊朗向真主黨提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沙特、卡塔爾、約旦則希望反對派東山再起。顯然,各方拋棄前嫌、加強合作的前景不容樂觀。

  從內部來看,加入停火協議的敘反對派多為親土耳其的武裝組織。沒有加入停火協議的反對派武裝依然不少,它們要麼與盤踞在伊德利卜的努斯拉陣線或者“伊斯蘭國”關係曖昧,要麼受美國、沙特等國扶植和影響,謀求在伊德利卜、德拉、庫奈特拉、大馬士革地區武裝割據,繼續對抗。

  而俄羅斯、美國、土耳其能否管控各自盟友也面臨諸多挑戰。眾所週知,美國、土耳其的敘利亞政策存在顯著分歧。俄羅斯、敘政府、伊朗的戰略目標也不完全一致。許多親土耳其的反對派武裝與土耳其的關係也是若即若離。事實上,停火協議生效後不到兩個小時,敘政府和反對派武裝在哈馬北部就發生了激烈交火。可見,履行協議、推進和談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從時點上看,各方此時達成交易顯然有特殊背景。對俄羅斯來講,幫助敘政府收復阿勒頗後,見好就收,避免陷入戰事泥潭、加重自身經濟困局無疑是明智之舉。對土耳其來講,面對入敘軍事行動連遭挫折以及國內政治經濟形勢不斷惡化,通過暫時讓步換取俄羅斯、伊朗、敘政府對其在敘北部勢力範圍的認可或默認也是迫不得已的戰略選擇。

  對敘利亞的巴沙爾政權來講,收復阿勒頗後,以目前政府軍的實力,即便俄羅斯、伊朗繼續援助,想要一鼓作氣擊敗反對派武裝,重新控制全國也不現實。對敘反對派而言,阿勒頗戰敗導致的元氣大傷,也急需時間進行修整。顯然,對二者而言,與其説同意停火是為了和談,不如説是迫於形勢壓力作出的暫時妥協。而以“伊斯蘭國”、努斯拉陣線為代表的恐怖組織、極端勢力顯然不希望看到敘利亞局勢趨於穩定,它們會不斷製造紛爭、激化矛盾,伺機渾水摸魚。

  從內容上看,此輪停火協議仍存隱患。首先,對於恐怖分子的界定標準,敘政府、俄羅斯、土耳其存在明顯分歧。對敘政府和俄羅斯而言,拒絕參加停火協議、與其交戰的反對派武裝都是恐怖分子。土耳其認為敘利亞庫爾德武裝、“伊斯蘭國”、努斯拉陣線是恐怖組織。不管怎樣,由於一些反對派武裝與“伊斯蘭國”、努斯拉陣線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們的地盤又犬牙交錯,因此,俄敘後續反恐行動很可能導致各方爭議再起。再者,協議依然沒有提及敘現任總統阿薩德去留這一敏感話題,不提不代表不存在爭議。事實上,各方的立場仍然僵持不下,短期達成妥協也不現實,停火、和談因此翻船的隱患依然存在。(作者:王雷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原標題:敘新年停火協議依然“易碎”)

標簽: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