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中國軍隊大步前行的2016年,哪些“大殺器”公開亮相

2017-01-05 08:54:44|來源:中國青年報|編輯:金近

中國海軍航母編隊在海上航行。莫小亮 攝

  2016年,是中國軍隊大步前行的一年,也是中國軍隊武器裝備碩果纍纍的一年:殲-20公開亮相、運-20入列空軍、AG-600“蛟龍”大型水上飛機成功下線,飛行器領域捷報頻傳;遼寧艦搭載的殲-15戰鬥機開始具有對空對海打擊能力,説明航母已經形成戰鬥力;多種高精尖地面裝備亮相中國航展和俄羅斯“國際軍事比賽-2016”,顯示出我國武器裝備的研發水準和先進理念。

  這些耀眼的明星級武器裝備相繼亮相,充分展示了中國軍隊武器裝備的迅猛發展和輝煌成果,令人震撼,使人難忘,值得回味。

  殲-20“威龍”戰鬥機震撼首秀

  2016年11月1日,珠海三灶機場。我國新一代隱身戰鬥機殲-20首次向全世界公開亮相。人們終於近距離看到了殲-20的全貌。該飛機短短1分鐘的飛行,證明中國有了自己的隱身戰鬥機,宣告中國空軍自此跨入隱身時代。

  殲-20重型戰鬥機採用新型雷達和飛控系統,裝備了最新的空空導彈和先進的機載信息系統,具有隱身效果好、機動性能強、近距格鬥和全方位打擊能力優勢明顯的特徵,不僅具有較強的單機信息化作戰能力,而且具有強大的編隊攻擊能力。在網絡化作戰系統的支持下,殲-20可以為其他有人駕駛飛機或無人機提供護航,並指揮其他飛機攻擊相應目標,從而充分發揮各種飛機的優勢,形成強大的體系化作戰、網絡化作戰能力。

  專家們認為,殲-20將主要擔負對空、對海打擊任務,它的誕生將進一步提升中國空軍綜合戰鬥能力,使我國有了跟潛在對手抗衡的堅實物質基礎,是中國空軍跨入未來體系化作戰的起點。這將有助於空軍更好地肩負起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神聖使命,標誌著我國已經躋身世界少數幾個能自主研製國際先進水準航空裝備的國家之列,標誌著中國空軍主戰裝備正式跨入與航空強國同代競爭的時代。

  殲-20以其新銳的外形、出色的工程設計和優秀的飛行性能驚艷了世界。該機從設計到製造生産到試飛,不斷刷新國內航空工業的紀錄,創造了中國航空技術發展史上的奇跡。在俄羅斯T-50戰鬥機命運多舛的情況下,殲-20是當今世界唯一有實力與美國F-22和F-35一較高下的機型。

  重型隱身戰鬥機體現的不僅是科學技術水準的高低,更是綜合國力的強弱。殲-20使中國空軍實現了從第三代殲擊機到第四代殲擊機的實質性跨越,其運用的隱身、氣動設計、超音速巡航飛行、飛機和發動機控制、先進航電、通信導航等一系列先進技術,將産生很強的溢出效應,輻射到其他飛機或平臺上,並帶動我軍裝備體系的發展。

  運-20“鯤鵬”運輸機成為戰略空軍之翼

  2016年7月,大型多用途運輸機運-20列裝空軍部隊,標誌著中國空軍戰略投送能力邁出關鍵性一步。運-20曾于2014年在中國航展上公開亮相,那時,它還在試飛中,但2016年運-20則是以服役裝備的身份在中國航展上閃亮登場。運-20超大型的外觀讓其獲得了“胖妞”的綽號,它不負眾望,在最近的排名中已經躋身於世界大型運輸機的第一梯隊,綜合實力位居第五。

  長期以來,國力有限以及軍隊的使命任務,決定了殲擊機是我國空軍的核心,而運輸機、預警機等現代空軍的要素則成了配角。近年來,隨著我國國家利益向外延伸,以及國內各種應急救災任務不斷增加,急需建立一支大型運輸機隊伍進行保障。運-20的服役,使中國擺脫了對俄制伊爾-76運輸機的依賴。

  運-20運用大量先進技術,在設計上博采各家之長,其機體佈局合理,氣動外形設計先進,對起降場地適應能力強,能夠在複雜氣象條件下執行各種物資和人員的長距離航空運輸任務,總體性能優於俄羅斯的伊爾-76。

  該飛機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可延展性,既可作為加油機、預警機、電子戰飛機的空中平臺,又可改裝成民用型運輸機。運-20代表了中國航空工業的最新水準,是我國科技創新的標誌性成果,奠定了人民空軍向戰略空軍轉型的基石。

  運-20的列裝,將有利於更好地維護中國的海外利益和樹立中國大國形象。它標誌著中國空軍開始具備強大的戰略投送能力和大規模快速成建制部署能力,使我軍大範圍機動運輸能力得到顯著提升,部隊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戰場應變能力將會得到實質性躍升。

  遼寧艦已經形成編隊攻防作戰能力

  2016年12月,遼寧艦第一次實現遠海首航,並組織實施了航母編隊實際使用武器演習。這是遼寧艦入列4年之後,官方首次對外披露實際使用武器的細節和合成訓練情況。演習中,航母編隊先後開展了建立偵察預警體系、空中攔截、對海突擊和防空反導等課目演練。多批次殲-15艦載戰鬥機帶彈起飛,並挂載實彈飛赴演習海空域發射導彈,實施打擊行動。

  中國第一代艦載戰鬥機殲-15飛行速度快,能有效避開敵方雷達,攻防能力突出,具有較強的對地、對海突擊能力,可在數秒鐘內探測、發現並摧毀敵方海上移動目標。所以,殲-15“飛鯊”戰鬥機將扛起遼寧艦編隊戰鬥力的大旗。

  人們注意到,從2012年9月入列以來,對遼寧艦的報道多聚集于艦載機飛行訓練。即使在2013年11月,遼寧艦赴南海開展的跨海區長時間航行訓練,也沒有公開訓練課目細節。這次航母編隊赴西太平洋開展遠航演練,實現了中國航母編隊突破第一島鏈,從台灣東部海域經過巴士海峽進入南海,無疑是遼寧艦科研訓練的又一階段性成果,它標誌著中國航母已經形成編隊攻防作戰能力。

  AG-600“蛟龍”水上飛機總裝下線

  AG-600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是我國“三類大飛機”中最“特殊”的一類。不同於運-20和C-919大型客機,AG-600採用單船身、懸臂上單翼和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佈局,機身長37米,翼展達38.8米,與波音-737相當,最大航時約12個小時,最大起飛重量53.5噸,20秒鐘內可一次吸水12噸。

  AG-600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總體技術水準和性能達到國際同類飛機的先進水準,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可廣泛應用於森林滅火、水上救援等多項特種任務。根據需要加改裝後,還可滿足執行海洋環境監測、資源探測、島礁補給、海上緝私與安全保障、海上執法與維權等多種任務需要。

  作為當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陸兩棲飛機,AG-600填補了我國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的研製空白,是我國在大飛機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96B式坦克國際大賽展雄風

  一直以來,身為與99式主戰坦克進行“高低搭配”的96式主戰坦克並非人們眼中的明星産品。然而,96B式主戰坦克與國外同類産品相比,其戰鬥力絲毫不差,它是中國陸軍現代化裝甲力量的中流砥柱。

  96B坦克成為裝備明星是在2016年的俄羅斯阿拉比諾“坦克兩項”軍事大賽上,這也是96B主戰坦克首次在國際舞臺上亮相。比賽中,96B主戰坦克的表現讓眾人眼睛一亮。它不僅涂裝帥氣,其強勁的動力與先進的操縱系統,更讓人刮目相看。該坦克的1000馬力大功率新型發動機,不僅大大提高了坦克的機動能力,而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無論是彎道行駛,還是直線衝刺,96B坦克都表現得遊刃有餘,並多次超越性能先進的俄制T-72主戰坦克。

  不僅如此,96B坦克堅固耐用的特點在這次大賽中更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坦克兩項”比賽中,一輛96B坦克在經過搓板路後,負重輪被震得脫落。然而,失去一個負重輪的96B坦克似乎沒有受到影響,依舊生龍活虎地頑強跑完了後半程比賽,並平穩進行了行進間射擊,取得3發2中的好成績。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中國坦克設計和製造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的96B坦克將更加完善,並將繼續成為中國陸軍裝甲部隊的鐵拳頭。

  中國航展高新裝備異彩紛呈

  2016年的中國航展,無疑為我軍新型裝備嶄露頭角提供了優良平臺,許多新型裝備就是充分利用這一平臺一躍成為明星裝備的。

  CM-302反艦導彈在2016年中國航展上首次亮相。這是一種全程超音速的海戰利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模組化的特點,突防能力強、毀傷威力大、命中精度高,可實施防區外發射。由於通用性好,該反艦導彈可適用於多種平臺,是打擊航空母艦、驅逐艦等大中型水面艦艇的“撒手锏”武器。

  首次亮相2016年中國航展的YLC-8B機動式相控陣預警雷達,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第四代機動式遠程對空情報雷達。該雷達工作于P波段,採用兩維相掃+方位機掃體制,具備探測距離遠、跟蹤精度高、情報綜合能力強、獨立引導能力優等突出特點,其主要性能指標優於國外同類型雷達産品。

  此外,“彩虹”-5無人機、VT-2和VT-4型坦克、NAR系列槍族等多種新型裝備也備受關注,加入了2016年我軍“明星”裝備的行列,推動著我軍裝備體系的整體躍升。

  (作者單位:解放軍後勤學院 國防大學)

標簽: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