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美媒解析2016年中國軍情:核力量躍升 對美亮肌肉

2017-01-23 14:04:52|來源:參考消息網|編輯:金近

  參考消息網1月23日報道 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2016年12月28日發表題為《2016年的中國軍事:導彈、情報和南中國海》的文章,作者為比爾·戈茨,編譯如下:

  2016年,中國軍隊齊心協力發展新的不對稱戰力和常規作戰能力,在好幾個方面取得了進展,同時繼續挑戰美國,爭奪對亞洲重要航道的軍事控制。

  在2016年即將結束之際,中國亮出其軍事肌肉,高調派遣其唯一的航母遼寧艦,組成航母戰鬥群前往西太平洋地區。7艘戰艦與這艘航母同行——3艘驅逐艦、3艘護衛艦和1艘補給艦。

  很多西方的中國問題分析家認為,中國的這艘航母需要多年才能進行部署。然而,中國媒體宣傳説,海上演習是這艘航母將早于預期可投入作戰行動的一個跡象。

  中國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張軍社説,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進步超過預期。他指出,其他國家的航母一般要5至6年時間才能形成戰鬥力。

  此前,在2016年12月早些時候,有消息披露武器裝備升級不是解放軍唯一關注的問題。2016年12月,中國採納了新的力量投送理論,名為“快速力量投送”。這一理論將使中國完成從過去的集中力量應對地區性軍事衝突,向實施更大規模的全球性行動的轉變。全球性行動將動用北京的高技術信息化部隊。

  戰略導彈力量全面升級

  對過去幾年中國和全世界軍事發展進行回顧可以看清楚中國的軍事發展重點,主要包括常規和戰略核力量2個方面。

  2016年底,中國試射了一種新型導彈,五角大樓認為,這種稱為“DN-3”的導彈旨在衝突的早期階段實施致敵癱瘓的襲擊中,用來擊落太空中的美國衛星,從而在導航、目標定位和蒐集情報等方面限制美軍。

  “DN-3”導彈的測試是在2016年12月初進行的,中國稱之為一次導彈防禦攔截試驗,中國國防部稱關於反衛星試驗的報道是毫無根據的。五角大樓官員則確認中國進行了這一試驗,並對中國的這一最重要的非對稱武器之一表示擔憂。

  據認為,“DN-3”導彈能夠攻擊高層地球軌道衛星。高層地球軌道是大多數戰略導航和情報衛星所在的軌道。

  在五角大樓負責監視中國武器發展的情報分析員看來,2016年也是中國開始部署多彈頭武器的一年。中國威力最大的洲際彈道導彈——新型的DF-41導彈在2015年12月進行試射,而中國國防部證實説這是一次正常的科學試驗。

  但是攜帶多彈頭的戰略導彈並不“正常”,因為這意味著戰略核武器的致命性大增。直到不久前,中國大部分核力量還只能向幾千英里外投送單個大型彈頭。

  2016年2月份,美國情報機關發現了機密報告中所描述的較老的東風-5導彈上增加了彈頭。

  在新型的東風-41仍在研製中與東風-5增加彈頭之間,美國戰略戰爭規劃人員開始重新計算其彈頭大小及構成比例,以使美國核武庫更好地做好準備,對中國不斷增強的核力量形成威懾。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2016年12月22日在推特上的表態讓許多戰略和外交政策分析家們感到驚訝。他説:“美國必須大大增強和擴大其核能力,直到全世界在核武器問題上不再做傻事。”

  美國目前已經在推進一項緩慢而昂貴的戰略武庫現代化計劃,預計在未來20年內將投入4500億美元,用來製造新導彈、潛艇和轟炸機。

  特朗普還質疑中美關係的重要前提從而引發了爭議。

  中國2016年12月早些時候撈走了美國海軍海洋測量船的一個無人潛航器,那個潛航器最終又還給了美方。

  2016年4月19日,中國再次試射東風-41導彈。當時美國監視到2枚模擬彈頭飛過中國西部上空。

  同樣也是在4月,中國對其所謂的“DF-ZF”高超音速飛行器進行試飛。這款武器旨在對付導彈防禦系統。這是這種導彈挂載的滑翔機的第7次測試。它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高度重視的武器。這種武器可用來投送核武器或實施精確常規打擊,例如打擊海上艦艇。

  (原標題:美媒解析2016年中國軍情:核力量躍升 對美亮肌肉)

標簽: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