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中日再往前走一步就是軍事衝突 最高興的是美國

2017-01-23 09:09:11|來源:環球網|編輯:金近

日本F15對中國圖154做危險動作圖像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中日韓三國都面臨美將調整對外政策的壓力。中日韓三國是否有可能用“抱團”來應對特朗普政府或將提出的一些非分要求呢?這種可能性幾乎是零。

  中日韓三國將不得不各自面對來自華盛頓的壓力。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世界各國領導人中第一個去紐約見了特朗普,他和日本副首相很可能將很快再去美國見特朗普,目標之一是尋求美新政府確認美日同盟有義務“保衛釣魚島”。

  中韓的“薩德之爭”不見緩解,韓國認為中國近期的一些限制性措施都是對韓國決定部署“薩德”的懲罰,韓方也有了被分析是“報復中國”的最初行動,計劃對中國印刷膠板徵收反傾銷稅。

  中日韓三國圍繞歷史問題的衝突此起彼伏,日本APA酒店放置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右翼書籍引發爭議。韓國社會因慰安婦雕像問題而群情激憤,日本政府撤回駐韓大使以示抗議。

  中日韓是世界最活躍的經貿及文化交流帶之一,然而,當下的趨勢並不好。中日按照國別計算互為第一、第二大貿易夥伴多年,但從2012年開始,中日貿易連續5年負增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人的生活中有大量日本元素,中國電影院和電視熒屏上滿是日本影視作品。而現在,日本影視作品基本退出了中國市場,我們生活中接觸最多的還剩下日本汽車和一些小家電等,品種少多了。

  在大量日本産品淡出中國的時候,韓國跟進了上來。“韓流”從文化産品開始,擴大到中國城市青年人的各種時尚追求。GDP總量遠低於日本的韓國躍升到與日本爭奪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的位置。

  不幸的是,中韓關係受到朝核問題的嚴重牽制,“薩德”問題突然冒出來,沉重打擊了中韓關係。如果照現在的勢頭走下去,韓國將成為中國市場上的“第二個日本”,韓國明星和韓國的很多時尚品用不了很久將被中國人淡忘。

  損失不光是日韓的,中國的損失應該與兩國大體上相當。在不斷泛起的政治及領土糾紛中,中日韓三國都付出了代價。

  歷史問題在東北亞如此突出,更是承載了這一地區包括地緣政治在內的很多重量。日本方面率先帶著戰略鬥爭的巨大情緒走進歷史問題,使它成為了一個死結,牽動了國家與國家、社會與社會的對抗。

  現在的情況是,日本有點“破罐子破摔了”,韓國像是一根筋,要“豁出去”。中國被它們牽動著,只能以對抗回應對抗。東北亞作為一個由發展與合作主導的地區,逐漸被一種爭議和對立氣氛所籠罩。最高興的只能是美國。

  中日韓衝破當前的紛爭局面有巨大困難,很可能就像眼看著一條地平線不太遠,但就是走不到它那裏。因此我們不想在此提不切實際的主張,比如現在就推動東北亞政治形勢的徹底轉圜。

  但是,防止中日韓區域合作形勢無底線地惡化,三國都應樹立這樣的意識,這一點也是應當可以做到的。中日再往前走一步就差不多是軍事衝突了,中韓關係再往下滑就可能是對抗的固化了。這不符合三國的利益。

  中日韓三國都不應只顧自己利益而不顧它方利益,三方都不應按照自己的情緒和意志不停往前走,把責任推給對方。

  即使中日韓連這樣的克制和緩和也做不到,我們至少應當清楚,這個地區其實存在更好的選擇,只是由於種種原因,我們遠離了它們。

  (原標題:評論:中日再往前走一步就差不多是軍事衝突)

標簽: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