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年老體弱的“東洋鷹”F-15J還能折騰多久

2017-02-03 09:46:24|來源:中國軍網|編輯:金近

  日本航空自衛隊最近很忙。面對中國海空軍多批次艦機編隊赴西太平洋訓練,患有嚴重“被害妄想症”的日本總是不請自來、全程陪同,起飛、查證、識別、拍照、返航、通報,流水線似的作業仿佛是給自己一個心理安慰。

  頂著“和平”皇冠、卻有著“扶桑惡鷹”名號的——F-15J“鷹”戰鬥機作為日本航空自衛隊(下文簡稱空自)唯一拿得出手的重型戰機,四處應徵,早已疲憊不堪。

  上世紀70年代中期,日本空自著手為當時的主力戰機選擇替代機種。經過3年論證,美國麥道公司的F-15C/D戰鬥機脫穎而出。4年後,首架F-15J從美國飛往日本沖繩服役,自此開始了漫長的島國生涯。日本空自共裝備了213架F-15J,是除美國以外裝備F-15最多的國家,直到現在仍有201架在役。

  儘管在高水準的維護保養下,F-15J始終保持著驚人的90%以上的出勤率,但在這足以笑傲全球空軍界的耀眼紀錄背後,卻是不容回避的“年齡問題”:最年長的一架已經30多歲,最年輕的也已服役20年。

  近年來,F-15J機體老化的現象開始漸漸凸顯出來。據日本媒體報道,從2008年至2015年,空自F-15J共發生墜機、零部件墜落等嚴重事故70余起,造成多人死亡和受傷。雖然空自一度停飛了所有F-15J,但事故卻如跗骨之疽般根本甩不掉。

  看來,F-15J真的太老了。

  按照世界武器裝備發展規律,F-15J本該慢慢退居二線安享晚年。不過,美國大哥的“不靠譜”和自己的不爭氣,只能讓賊心不死的日本繼續折騰這把老骨頭,以支撐與其體量嚴重不匹配的野心。

  

  繪圖:吳志峰

  2013年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劃設後,自認實力高出一籌的日本空自,就時常來識別區內偵察挑釁。其中,擁有很強機動能力的F-15J是當仁不讓的主力。在東海防空識別區,長途跋涉的日本空自顯然要比以逸待勞的中國海空軍更加辛苦。

  除了外出偵察,“老爺機”F-15J還要肩負守衛日本領空的職責。更奇葩的是,神經敏感的日本,對只要路過門口兩個海峽的艦機,都要徹查一番。這對於早已透支的F-15J來説無疑是雪上加霜。

  根據日本防衛省公佈的數據,2010年度,空自共有96架次戰機升空攔截,到了2015年度,已超過900架次。這一數據創造了日本空自史上第二高的緊急升空次數紀錄。

  這一紀錄很可能馬上就要被刷新。從今年1月20日公佈的數據來看,2016年度空自的緊急起飛次數很可能超過1000次,裝備了F-15J的那霸基地是絕對的主力。上個月,中國海軍戰機編隊穿越對馬海峽迎接訪問歸來的艦艇編隊,大量日本軍機自多地升空應對。有日本網民稱“親眼目睹飛機升空景象,場面壯觀。”

  年老體弱的“東洋鷹”不累慘才怪。

  鋻於本身所具備的優異性能和較高潛力,考慮到年老多病的身軀和超負荷的任務強度,日本空自曾先後多次對F-15J進行現代化升級。

  由於經費限制,每年接受升級的F-15J只有區區幾架。還有近百架因為過於老舊,已無升級價值。面對中國海空軍先進的新生代戰機,F-15J將愈發艱辛。

  去年,日本航空界迎來了兩件跨時代的大事:一是訂購的F-35終於下線,另一件是自主研發的驗證機X-2首飛成功。這似乎讓疲憊的F-15J看到了一絲退休的希望。但仔細想想,F-35完全服役成軍至少要等到2025年;至於“心神”,現在還只是個驗證機。

  如此,疲憊的F-15J,且要再撐撐。

標簽: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