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薩德”真不影響他國安全嗎?

2017-02-07 09:42:53|來源:中國軍網|編輯:金近

  美國新任防長馬蒂斯日前訪問韓國時表示,在韓部署“薩德”系統的唯一理由是針對朝鮮的“挑釁行為”,“沒有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需要為部署‘薩德’擔心”。事情果真如此嗎?軍事科學院中美防務關係研究中心主任趙小卓在接受中國軍網記者呂德勝採訪時表示,美國聲稱“薩德”只是一種防禦手段,防禦半徑只有200公里,不可能越出朝鮮半島,這一理由經不起推敲。趙小卓表示,在韓國部署“薩德”很明顯是美國打造由其主導的亞太反導體系的重要一環。此次馬蒂斯訪韓推動部署進程,就是想利用當前韓國政局動蕩之機,將“生米煮成熟飯”!

“薩德”真不影響他國嗎

  ■記者呂德勝

  美國新任國防部長馬蒂斯日前訪問韓國時表示,在韓部署“薩德”系統的唯一理由是針對朝鮮的“挑釁行為”,“沒有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需要為部署‘薩德’擔心”。

  事情果真如此嗎?美國在韓部署“薩德”真不影響他國利益和地區安全形勢嗎?

  軍事科學院中美防務關係研究中心主任趙小卓接受採訪時表示,美國的主要理由,是“薩德”只是一種防禦手段,作為“末段高空區域導彈防禦系統”,防禦半徑只有200公里,不可能越出朝鮮半島。

  趙小卓説,這一理由經不起推敲。一方面,韓國方面面臨的威脅主要來自低空和中空,攔截高度為40至150公里的“薩德”系統,對此基本無用武之地。而且,從其部署地點看,在韓國政治經濟中地位極其重要的首爾核心圈,並不在“薩德”防禦範圍之內。

  另一方面,“薩德”系統不僅包括執行末段攔截任務的導彈,還包括為其提供預警和導航定位的X波段雷達。該系統事實上有兩種工作模式,即用於探測預警的前沿部署模式,以及用於攔截摧毀的末端部署模式,兩種模式可根據需要隨時切換。在前沿部署模式下,其探測距離超過1000公里,這意味著,在我國華北、東北地區以及俄遠東地區進行的相關發射行動和飛機飛行,都處於其探測範圍之內。

  趙小卓説,美方雖然辯解稱,該雷達將作為薩德系統火控雷達以末端模式進行部署,但問題在於,美方不可能接受中俄派出人員進行現場核查和監督,這也意味著兩國的擔心並不能從根本上消除。

  在趙小卓看來,在韓國部署“薩德”很明顯是美國打造由其主導的亞太反導體系的重要一環。此次馬蒂斯訪韓推動部署進程,就是想利用當前韓國政局動蕩之機,將“生米煮成熟飯”,迫使未來的韓國新政府接受既成事實。試問,如果在韓部署“薩德”真不影響其他國家,又何須如此著急?

  “‘薩德’問題的根源在於美不願放棄冷戰思維和強權觀念,追求絕對安全”,趙小卓説,當今時代,以冷戰思維、零和博弈、武力至上為特徵的傳統安全觀顯得越來越不合時宜,有關國家應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尊重並照顧各方合理安全關切。

標簽:薩德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