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軍人服務社“大變臉”:從小賣部到“服務航母”

2017-02-08 13:47:22|來源:中國軍網|編輯:金近

  軍人服務社不再“老土”

  ——南部戰區陸軍某裝甲旅“官兵之家”建設和運行模式調查

  ■彭田 特約記者 歐陽治民

“兵樂購”超市受到官兵青睞

  快回家過年了,該給家人帶些什麼禮物?

  離春節的日子越近,南部戰區陸軍某裝甲旅戰士陳楠就越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前不久,他剛選取為士官,得知春節休假計劃批下來,他便興衝衝地到旅裏的“官兵之家”採購年貨。

  不一會兒,2個行李箱被火腿、鮮花餅、香煙撐得滿噹噹,陳楠還意猶未盡。

  陳楠發現,“年味兒”在“兵樂購”軍營超市提前到來,有的商品當日上架當日就被戰友們搶購一空。

  受到官兵青睞的不僅是“兵樂購”超市。該旅“官兵之家”的圖書館、影碟室、理髮室、洗衣房、照相館、健身房、網吧等服務區,以及“入托入學辦”“婚介辦”“法律諮詢室”“心理諮詢室”,一到週末就“人氣爆棚”。

  2011年以來,這個旅對軍人服務社進行升級改造,實現了“學習交流有平臺、教育培訓有資源、排憂解難有保障、心理疏導有渠道、休閒娛樂有場所”,其建設和運行模式受到上級肯定。

  從軍人服務社到“官兵之家”,折射的是時代之變、理念之變。1月上旬,記者走進該旅,聆聽基層官兵們對“官兵之家”的評價和期待。

  官兵期望一:物美價廉

  既要讓官兵得實惠,又不能讓部隊背包袱

該旅“官兵之家”外景

  在旅勤務隊中士王玉鴻的記憶中,他們過去週末請假外出時,都要承擔一項“重大任務”:幫戰友代購。

  按照不超過10%的週末請假外出比例,1個班通常只有1人能請假外出。大家會將需購買的物品寫成長長的清單,請外出戰友代購。代購的東西,大多是洗髮水、香皂、牙刷等日用品。

  這些東西,軍人服務社就有,戰士們為什麼捨近求遠?

  “一個字:貴。”王玉鴻説,軍人服務社“獨此一家,別無分店”,缺少競爭和監督,導致價格偏高,大家當然“能到外面買,就不在裏面買”。

  從2011年開始,這個旅裏探索建立服務社微利潤經營模式,以供貨招標競爭破除價格偏高、品質欠佳問題。物美價廉的商品,受到戰士歡迎。

  在“兵樂購”超市,記者用手機軟體掃描商品的二維碼,發現外面超市賣3元/瓶的可樂,這裡只賣2.4元;外面賣23元/包的某品牌香煙,這裡只賣21元。

  為什麼這麼便宜?旅長李寧説,“兵樂購”超市的700余種上架商品,均採取招標形式確定供貨商,剔除中間流轉環節,確保商品價格低於駐地批發價。

  那麼,這樣微利潤的超市,怎麼吸引供貨商入駐?

  當初,這一問題著實困擾該旅:部隊一分一厘的預算都有用途,軍營超市如果不賺錢,商家無利可圖不願來,部隊就只能用家底費去“養超市”,這顯然不是長久之策。

  他們採取免收供貨商租金的方式,提供場地由供貨商直接經營,由部隊審核定價,讓超市在微利潤條件下運轉,既讓官兵得實惠,又避免超市成為包袱。

  “官兵之家”管理員何元光以某速食麵為例,給記者算了筆賬:

  供貨商進貨37.5元/箱,每箱12桶,即3.125元/桶;

  按“遇分計為角”原則定價,超市售3.2元/桶,每桶收入0.075元,售100箱收入90元;

  每進100箱速食麵,供貨商贈5箱,可售192元;

  兩項累加,“兵樂購”超市每售100箱速食麵,有282元利潤。

  如此,官兵在“兵樂購”可買到比外面便宜許多的商品,又讓超市有一定的利潤積累,讓超市實現良性循環。

  “如今能在裏面買,我們就不會到外面買。”坦克九連戰士李文甫説,因為實惠,探親休假的戰友、來隊家屬常來超市“掃貨”。

  官兵期望二:功能多元

  戰士的合規合理需求,就是服務社的服務方向

  2016年12月18日,該旅裝甲步兵營二連上士小王與往常一樣,週末請假到駐地探望打工的妻子。在旅“官兵之家”租房辦的幫助下,他的妻子住上了安全舒適的出租房,讓他少了許多牽掛。

  2013年年初,小王與妻子結婚後,妻子來隊探親。按條令條例規定住滿45天最長期限後,小王妻子在駐地租房求職。

  連隊幹部得知後,以“影響工作”為由,要求小王送妻返鄉。小王妻子含淚道:“我又沒住部隊,在哪工作你們管得著嗎?”

  這一質問,讓連隊幹部無言以對:未隨軍家屬雖不能長住部隊,但在駐地工作生活,卻是其自由。

  該旅調查發現,25歲以上達到結婚條件的士官佔士兵總數的22%,其中不少士官的未隨軍家屬不願遠離愛人,要麼在營連接待室、家屬區“打遊擊”,要麼在駐地租房務工經商。

  堵則滯,疏則順。該旅在“官兵之家”成立“房屋租賃辦公室”,通過與正規房産租售服務機構合作的方式,先後幫50余名士官家屬在駐地租房。

  他們還在“官兵之家”開設婚姻介紹辦公室、官兵子女入托入學辦公室、技能培訓辦公室、法律諮詢室、心理諮詢室,幫助官兵解決“後院、後代、後路”等問題。“解決好了‘三後’問題,官兵的腳步當然就會向前奔。”一位領導評價説。

  戰士的合規合理需求,就是軍營服務社的服務方向。該旅在“官兵之家”設立服務保障區、休閒娛樂區、素質拓展區,總計有20余個服務功能室,涵蓋零售服務、餐飲洗衣、互聯網吧、技能培訓、心理諮詢、婚姻介紹、法律援助、互動交流、娛樂健身等領域。昔日“賣賣東西、打打電話、理理頭髮”的軍人服務社,如今成為“服務航母”。

  不僅關注物質需求,他們還關注精神需求。他們與駐地合作,在“官兵之家”創辦了市圖書館分館,80余萬冊滾動藏書供官兵免費借閱,還將青年官兵青睞的“電紙書”引入軍營,開展“讀書之星”評選、“幹部薦書評書”等活動,讓軍人服務社多了書香味。

  在軍人服務社能幹什麼?當記者這樣問該旅戰士王江海,他笑道:“凡是我們戰士需要的服務,‘官兵之家’基本都有!”

  官兵期望三:時尚溫馨

  適應社會發展,為服務社注入時代元素

  高炮營上士丁國彬剛談對象時,遇到一件囧事——

  他和女孩相約在時尚咖啡店見面,女孩落座後便對服務生説:“來份卡布奇諾、黑森林麥芬和草莓拿破侖。”

  丁國彬不知女孩所説為何物,也不知道時尚咖啡店到底有什麼東西可點,急中生智:“我和她一樣!”

  戰友們聽了好笑,旅領導卻笑不出來:來自農村的戰士與社會接觸不多,加上部隊的硬體設施、軟體服務跟不上,戰士很容易“OUT”。如此,既不利於戰士成長,也影響部隊吸引力,還給管理帶來問題。

  如,在營區明明可以理髮,很多戰士卻喜歡請假外出剪“個性平頭”;部隊每週都放電影,戰士卻喜歡花錢到外面電影院看;俱樂部明明有卡拉OK,戰士卻喜歡去KTV;部隊伙食越來越好,戰士卻喜歡叫外賣……

  軍人服務社能不能多一點時代性?這些現象讓旅領導很受觸動,在建設“官兵之家”時,他們要求前瞻、前沿、前衛,“一次投入五年不落後”,增強服務內容、服務方式的時代性,滿足年輕官兵的時代需求。

  許多60後、70後對生日滿不在乎,而大多80後、90後從小習慣了開“生日Party”。遇到戰友生日,戰士常常買蛋糕、聚餐甚至請唱歌。

  戰士們的“生日需求”,可否讓軍人服務社來滿足?該旅在“官兵之家”建起“軍營KTV”生日包間,以一流的音響設備、點唱系統和實惠的茶點服務,吸引官兵就近就便在營區過生日。

  服務好還花錢少,戰士自然上門找。生日包間的受歡迎程度,讓旅領導吃驚:每到週末,生日包間總是爆滿,戰士們預訂的服務日程甚至排到一個月之後。

  受歡迎的不僅是生日包間服務,時代元素的持續注入,讓“官兵之家”成為官兵們最常去的地方。

  閱覽室,咖啡機、木藤椅、暖色燈光、盆栽、輕音樂及獨立空間,都受到官兵青睞;“百度網苑”,網購、網遊、網課、網聊,讓官兵總是覺得週末過得太快;餐廳,中式、西式、茶飲、快餐,讓官兵沒了叫外賣的必要……

  貼合時代的服務,讓“軍人服務社”不再“老土”,成為官兵在艱苦緊張的軍營生活中一處溫馨的港灣。

  “我軍從來都是時代的引領者、風尚的倡行者,新時代的軍人當然不能成為時代的落伍者、淘汰者。”該旅政委黃艾俞説,服務社必須與時俱進,不能“老土”。

  (圖片由彭國良攝)

  聲音

  小賣部的變遷

  ■講述人:一級軍士長李萬傑,1986年入伍

80年代的軍人服務社

  剛入伍時,部隊的服務社就是個小賣部,主要是賣一些日用品,還有零食。

  小賣部起初是由部隊自己經營的,價格還實惠,服務態度也不錯。後來,小賣部承包給地方人員經營,雖説商品種類多了,但價格比以往貴了。記得當時我的津貼就10多塊,跑一趟買不了啥東西。

  有段時間,小賣部忽然關門了。那時候營區沒有圍墻,有的老鄉用籮筐背著東西進營區來賣。

  部隊後來想了很多辦法,對服務社進行整改,但總體上還是不太令人滿意。有段時間,經營服務社的多是幹部家屬,戰士們即使有什麼意見,也不好説什麼。

  所以,大家常常請外出的戰友幫忙捎東西。每到週末,外出的戰友都會拎著大包小包回來。那個熱鬧場面,至今仍深深印在腦海裏。

  盒子裏的電話

  ■講述人:衛生隊隊長楊勇生,1992年入伍

戰士們在服務社前排隊

  我當兵那會兒,服務社賣的東西少,價格也比較貴。我去服務社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買東西,而是打電話。

  那時候,手機十分稀罕,連隊沒有外線電話。服務社那部鎖在盒子裏的公用電話,成為我們的最愛。

  這部公用電話,收費不低,長途至少1塊錢1分鐘。即使這樣,打的人也很多。每天晚飯後,打電話的人都會排成隊。因為心疼電話費,大家打電話都很簡短。給父母打電話,都是三兩句:身體怎麼樣,家裏好不好,地裏莊稼收了沒,我在部隊挺好,等等。一兩分鐘打完,後面戰友就接上了。即使這樣,我們也會高興好幾天。

  最耗時間的是“戀愛電話”。有的老兵處了對象,佔著電話和對象“甜蜜蜜”。時間稍長,後面排隊的戰友就會喊“趕緊的”,有的還湊前去對著電話喊“嫂子”,引來一陣哄笑。

  軍營裏的“服務航母”

  ■講述人:坦克三連列兵王傑,2016年9月入伍

“官兵之家”的青春照相館

  當兵之前,我怎麼也沒想到,軍營裏還有超市、照相館、咖啡屋、訂票室、健身房、網吧等,旅裏的“官兵之家”簡直是一艘“服務航母”。繁忙的工作訓練之餘,到“官兵之家”看看書、上上網、買買東西,是件快樂輕鬆的事。

  “官兵之家”的“兵樂購”超市,物品齊全,而且比外面賣得便宜。售貨員的服務態度也很好。每次進貨前,他們都會做調查,了解大家喜歡什麼,需要什麼。

  其他服務項目也很實惠,比如理髮只要2元錢,“軍營KTV”每到週末還免費開放,很受大家歡迎。

  下連後,家人來看我,連隊安排他們住在“官兵之家”的標間。我媽原本很擔心我,看到部隊條件這麼好,很高興,説如今的部隊確實不一樣了。

  (李正邦 整理)

標簽: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