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軍網:中國軍隊不好戰,但絕不懼戰

2017-02-08 10:46:51|來源:解放軍報|編輯:金近

  中國軍隊不好戰,但絕不懼戰

  ■書香滿心

  2月6日,針對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訪日時就南海問題的談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南海本無事,我們也主張有關問題由有關直接當事方通過外交途徑去解決、通過協商談判的方式去管控分歧。

  近一階段,美國政府在中國南海問題上的出格言論不斷:先是美新任國務卿蒂勒森直言要阻止中國進入南海島嶼,這被外界認為是不惜動武的信號;更有媒體曝出,特朗普“軍師”、白宮首席戰略顧問班農去年在採訪中妄言,中美在南海必有一戰。一時間,關於中美戰爭的話題成了網絡熱詞。在此時刻,馬蒂斯的表態卻大為不同。他在東京的一場記者會上説:“此時此刻,我們看不到任何採取重大軍事行動的必要性。”他強調,重點應該放在外交上。

  馬蒂斯雖然號稱“瘋狗”,但畢竟是有著40多年軍齡的職業軍人,稔熟戰爭,也熟悉美軍與中國軍隊交手的結果。懂軍事的他與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靠嘴巴吃飯的政客們不同,馬蒂斯深深地知道:與中國打一仗可不是好玩的事情。

  時光回溯到60多年前的1950年。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不顧中國一再警告,命令美軍武裝援助南朝鮮;同時命令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向台灣海峽出動。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直接受到了武力威脅!

  杜魯門之所以如此大膽,很大程度上源自他與麥克阿瑟的一段交談。

  在美軍大舉進攻前,杜魯門與“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在威克島會面。麥克阿瑟自信地表示中國“無意參加這場戰爭。當今是我們強大而中國軟弱的時代,若中國部隊渡過鴨綠江,我就要使他們遭受到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屠殺”。他同時還認為戰事將在感恩節前結束,稱要讓美國的軍人回家過這個美國的傳統節日。

  然而,他們徹底錯了!他們大大低估了中國軍隊保家衛國的堅強決心和意志。1950年10月19日晚上,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境內抗美援朝。經過五大戰役的血戰,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打回三八線,迫使美軍不得不回到談判桌前。

  面對失敗,一貫傲慢的美國人不得不在朝鮮戰爭問題上檢討自己的失誤。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只得承認:“美國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進行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這一仗,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聲吶喊,打出了中國的國威、軍威,打出了中國軍隊的決心意志,打出了中國軍人的精氣神,打出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打出了中國60多年的和平時期。這一仗後,沒有哪個西方國家再敢對中國輕易動武。

  這一仗,莊嚴地向世界表明:中國説話算話,言出行隨,劍及履及,既不虛張聲勢,也不食言。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侵越戰爭中,中國政府發表聲明,警告美國不得越過17度線,否則中國將出兵。有了朝鮮戰爭的教訓,美國再也不敢對聲明置之不理, 不僅地面部隊沒超過17度線,就連戰鬥機也設置了17度線提醒裝置,生怕一不小心飛過了。

  這一仗,為中國贏來了大國的尊嚴,也深刻地表明: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上,在維護本國核心利益問題上,中國軍隊不怕鬼、不信邪,敢於亮劍、善於亮劍。

  軍人生來為戰勝。軍隊的職責就是保家衛國,為了祖國的領土完整和人民的幸福生活隨時準備打仗;軍隊的精神就是毫不懼戰、追求勝利,除了勝利一無所有、為了勝利一無所惜。敢戰,是軍人寶貴的職業品格;勝戰,是軍人最終和唯一的目標。

  當年,人民軍隊在“鋼”少“氣”多的條件下無數次創造了以劣勝優、以少勝多的戰爭奇跡;今天,隨著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鋼”多“氣”也多的雄師勁旅更能隨時做到一聲令下、迅即行動,決戰決勝、不辱使命。面對膽敢犯險者,手握東風導彈的中國軍隊,會用快遞的方式鄭重表明:我們隨時能戰、毫不懼戰。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自古知兵非好戰。中國軍隊雖然不懼戰,但也不會主動挑起戰爭。中國一貫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從來不會去侵略別國,也不會去挑動地區緊張局勢。但是如果別的國家一定要把戰爭強加到中國頭上,中國軍隊也絕不客氣: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以和為貴的中國人民既有“菩薩心腸”,也準備了對付侵犯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者的“霹靂手段”。

  當年,周恩來總理已向世界莊嚴宣佈:“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

  某些國家千萬不要忘了: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標簽:南海問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