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未來戰場會讓人“走開”嗎?

2017-02-21 15:02:41|來源:中國軍網|編輯:王瑞芳

  隨著智慧化無人作戰系統的大量使用,未來戰場上將活躍著數不清的智慧化無人兵器,遂行智慧化無人作戰,必將對傳統的軍事戰略思想、戰爭形態、作戰樣式、作戰方法乃至軍事組織結構和武器裝備發展等帶來一系列新的變革和挑戰。未來戰場會讓人“走開”嗎?今天出版的《解放軍報》就此刊文進行專業分析。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一場具有一定規模的智慧化無人作戰有可能在世界上某個角落打響——

  未來戰場會讓人“走開”嗎

  ■李大光

  在信息化戰爭時代,人的因素越來越游離於人的自身,開始更多地轉移或物化到武器裝備上。在智慧化的“人——機”系統中,人的智慧被物化在武器系統中,使得武器系統不僅可以延伸人的肢體,而且可以延伸人的頭腦,具有了某種程度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從而人在戰爭中的活動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直接的技術操作交給機器去完成,人可以非現場、非直觀、非接觸地實施作戰行動,開闢了智慧化無人作戰嶄新樣式。

  一個清晰化趨勢——

  戰場兵力密度隨軍事技術發展迅速降低

  人類戰爭發展的歷史表明,前方戰場上作戰人員的密度,是隨著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的發展特別是隨著“殺傷力指數”大幅增加,而呈現下降的發展趨勢。

  在冷兵器時代,人與武器在戰鬥力中的作用所佔權重比較高,敵對雙方的對抗主要是人力強弱與多少的競爭。因此,作戰是人力密集型的作戰,最為典型的就是人力高度密集的“方陣”作戰。戰場上兵力密度高達每平方千米以萬人計。例如,中國長平之戰時戰場每平方千米兵力高達10萬人。

  在熱兵器時代,隨著火藥的發明和使用,單兵作戰距離顯著提升,火炮、火槍等武器裝備在軍隊戰鬥力中的作用所佔權重比有較大上升。因此,在戰場上直接參與作戰的人員相對冷兵器時代就疏散得多,最為典型的就是人力密度較小的“線式”作戰。戰場上兵力密度降為每平方千米以千人計。例如,拿破侖時代馬倫河戰役時戰場每平方千米兵力約5000人。

  在機械化時代,武器裝備機動力、殺傷力指數式提升,武器裝備在戰鬥力中的作用所佔權重比大幅度攀升,戰場規模空前擴大,戰場空間呈現立體化,遂行作戰的人員密度則進一步降低,最為典型的是“火力突擊”。戰場上兵力密度降為每平方千米以十人計。例如,第四次中東戰爭時戰場每平方千米兵力人數為25人。

  在當代戰爭中,信息系統與武器系統以及武器系統之間互相聯動構成“系統集成”,使得火力機動範圍日益擴大,精度日益提高。前方戰場上作戰人員密度大幅降低,甚至遂行無人化作戰。戰場上兵力密度降為每平方千米以個人計,甚至還出現了無人機實施的無人作戰。例如,在伊拉克戰爭中,每平方千米兵力人數為3人。

標簽: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