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科技盤點》:"牛人""神器"讓科技之光引領中國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雯婷):2015年,中國本土科學家首獲諾獎,中國“大飛機”讓夢想照進現實,一個個中國科技界的“牛人”、“神器”相繼發力,在創造歷史的同時,也用科技之光照亮了中國的發展之路。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發現的青蒿素應用在治療中,使瘧疾患者的死亡率顯著降低,因而被授予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本土科學家首次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項。
12月7日,屠呦呦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用中文發表了題為《青蒿素:中醫藥給世界的禮物》的演講。她在演講中回顧了青蒿素的發現歷程並多次提到中國傳統醫藥是一座豐富的寶藏,值得醫藥工作者去借鑒和發掘,“通過抗瘧藥青蒿素的研究歷程,我深感中西醫藥各有所長,二者有機結合,優勢互補,當具有更大的開發潛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大自然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資源,醫藥學研究者可以從中開發新藥。中醫藥從神農嘗百草開始,在幾千年的發展中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對於自然資源的藥用價值已經有所整理歸納。通過繼承發揚,發掘提高,一定會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從而造福人類。”
11月2日,中國自主研製的C919大型客機總裝下線,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研製大型客機能力的國家,承載著中國人30多年的“大飛機夢”變為現實。中國具有C919大型客機完全自主知識産權,22個省份、200多家企業、36所高校、數十萬産業人員參與了C919大型客機研製,共規劃了102項關鍵技術攻關,包括飛機發動機一體化設計、電傳飛控系統控制律設計、主動控制技術等。中國商飛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認為,未來大飛機必將成中國高端製造業的又一支柱,“這架飛機完全是按照國際標準來進行設計的,而且這架飛機的設計一開始就立足自主創新,所以我們的目標就是把滿足中國市場需要的同時,我們也面向國際市場,而且從現在來看,我們已有相當數量的國際訂單,而且正和國外的一些航空公司正在洽談銷售問題。據我們估計,在未來20年類似于像C919這樣的飛機,我們大致需要5000到6000架,所以這麼大的一個市場需求,會産生一個很大的經濟拉動作用。”
大型客機的研發和生産製造,是一個國家航空水準的重要標誌,也是一個國家製造業實力的一把“尺規”。幾十年來,中國因種種原因錯失研製自己大飛機的機遇,長期處在“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時代。未來,如同響噹噹的“高鐵實力”“核電出海”,大飛機也必將在搶佔全球科技經濟發展“制高點”上帶給中國更多自信。
“5,4,3,2,1,點火……”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太空,12月17日,中國把一枚名為“悟空”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送入太空,這是人類在探索宇宙核心秘密的進程中邁出的又一重要步伐。
暗物質是一種比電子和光子還要小的物質,不帶電荷,不與電子發生干擾。由於數量龐大,它代表了宇宙中26.8%的物質含量,很大程度上維持著宇宙的運行。對於此次發射探測衛星的意義,暗物質衛星科學應用系統總設計師伍健介紹:“暗物質到目前為止就是我們只能感受它的引力,通過萬有引力才能感受到,分分鐘就有很多暗物質離子穿過我們的身體但是不發生作用,它的特點就是根本不發生作用。從科學的角度來説,沒有被發掘過的領域是大家最關注的地方,有可能有新東西。”
“悟空”這次執行任務計劃工作3年,有望在軌工作5年,將每天將傳回500萬個高能粒子、約16G的數據量,地面100余人的科學家團隊將對數據展開分析研究,首批科學成果可能在6個月至1年後發佈。
11月,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多國的各型機器人在展會上紛紛亮相。除了和百姓生活聯繫緊密的掃地機器人、擦玻璃機器人和送餐機器人這樣的服務機器人,還有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等。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曉蘭介紹:在複雜危險的工作環境下,工業機器人發揮它的作用就越明顯,“工業機器人在一些特殊的環境它替代人工的可能性就愈發的具備了,比如説在生産環境非常惡劣,在氣味、粉塵、爆炸等危險生産環境下,就更需要機器人來替代人,在一些深海或者空間機器人,這恰恰也是我們家國在技術方面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力。”
中國是新增機器人最多的國家,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共賣出機器人大約23萬台工業機器人,其中在中國市場就有約5.7萬台,也就是説全球每賣出4台工業機器人,就有一台賣給了中國。據了解,中國正加緊制定機器人産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助推本土機器人在研發、推廣應用以及標準體系建設等方面的發展。按照規劃,到“十三五”末期,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年需求量將達到15萬台,保有量約80萬台。
12月,隨著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舉行,全球互聯網行業再次進入“烏鎮時間”。3天時間裏,來自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位嘉賓齊聚烏鎮,習近平主席發表主旨演講,多國領導人、重要國際組織負責人致辭。10場論壇、22個議題相繼展開。涵蓋無人車、虛擬現實攝像、移動作業系統等眾多互聯網發展最新成果。百度CEO李彥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應用層面的開發離不開長期以來的技術積累,“百度是一個以技術為立身之本的公司,過去的積累的技術可以應用在更多的層面,比如我們這次帶來的無人駕駛汽車,背後是一個人工智能技術,其實是一個帶輪子的電腦,裏面有很多技術值得開發和期待的。”
當前,中國網民數量達到6.68億,規模居全球第一。當白墻黛瓦的古鎮遇上互聯網,讓世界聆聽互聯網發展的中國故事,同時也向世界傳遞出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的中國理念與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中國主張。
上天入海,中國科技在過去的一年在不斷續寫傳奇:9月,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首發箭”——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搭載20顆技術試驗小衛星奔向蒼穹,創造了中國歷史上“一箭多星”的新紀錄;10月,中國首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和著陸器“彩虹魚”號在南海成功完成4000米級海試,為中國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的研製奠定了重要基石。中國科技在硬實力和軟實力上不斷創新進步。2016年,我們期待更多的科技之光照亮中國的發展行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