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打假,不能是孤軍奮戰
近日阿裡巴巴集團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宣佈,在整體不再新增員工的背景之下,再次額外新增200名員工專職配合政府有關部門打假。
對阿裡巴巴來説,輝煌與爭議一直同在。一方面是“雙11”連年刷新的神話、堪稱吉尼斯的單日成交912億業績;另一方面是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衝擊的深切擔憂以及對假貨橫行的切齒抱怨。假貨在網上的日益猖獗卻是阿裏不得不面對的一場戰鬥,在這場戰鬥中要戰勝制假、賣假的“四十大盜”殊非易事。
阿裏的輝煌業績來自數億消費者用他們辛苦賺來的錢作出的“投票”,但雙11後的退貨潮以及由此而來的種種差評卻在直接損害著數億消費者的錢包,動搖著他們的信心。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這種多米諾骨牌式的反應甚至直接影響到阿裏在紐交所的股價。
當然了,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假貨並非電子商務的專屬,正如鄭俊芳所説的:互聯網本身不生産任何假貨。事實上,在電子商務尚未興起的時候,中國的市場早就充斥著假貨的干擾。而這些市場無一例外都被理論界歸屬於“實體經濟”的範疇。問題是,電子商務的特性決定了消費者無法當面鑒別商品的真假,因此,儘管“四十大盜”同樣在線下橫行,但他們對電子商務的殺傷卻比傳統的商業模式來得更為兇狠、更為淩厲。
事實上,對於任何一個經營著數億甚至數十億商品的市場,無論它是線上還是線下,要説絕對沒有一件假貨,要麼是癡人説夢要麼就是大言不慚。阿裏這次宣佈額外新增200名員工專職配合政府打假,這200位員工即使個個都是“八臂哪吒”要想在網絡世界、電子商務的汪洋大海中捉到“四十大盜”其實仍有些大海撈針的味道。而且,我們注意到,阿裏的説辭中用了“配合政府有關部門打假”的説法——也難為他們了,阿裏作為一家電商企業本身並沒有打擊假貨的執法權。
假貨氾濫作為一個社會問題並不是任何一種商業模式所能解決的,它必須借助社會的機制來共同努力邁過這一道門檻,單靠阿裏200個專職打假員還遠遠不夠,對假貨的處置首先需要達成社會共識,其次依靠社會共治。在淘寶網打假的強力態勢之下,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假貨遷移路徑”,越來越多被關閉打掉的假貨和窩點,在向國內其他電商平臺以及微店等通道轉移。
一個企業的力量是有限的,假貨的數量與社會對於假貨的容忍度以及執法機關投入打擊制假源頭的力量成正比。阿裡巴巴對售假“四十大盜”的宣戰不是也不能只是阿裏的孤軍奮戰,在這場戰鬥中,沒有人可以作壁上觀。(陳華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