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撤銷學位授權給“偽劣”研究生教育亮出紅牌

2016-03-28 08:33:04|來源:紅網|編輯:王瑞芳

  教育部25日下發《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於下達2014年學位授權點專項評估結果及處理意見的通知》,通知規定,評估結果為“不合格”的學位授權點,自發文之日起撤銷學位授權;評估結果為“限期整改”的學位授權點,即日起要進行為期2年的整改。

  從教育部公佈的“不合格”名單來看,某些公眾傳統認知中的名牌大學也赫然在列。這説明,一來教育部此次對於不合格學位授權點的專項整治,確實動了真格。無論學校名氣有多大,如果存在學位授權點不達標的現象,就必須加以糾錯,如此才能不負那些一心求學的學子。二來類似現象再不施以猛藥,則問題會繼續存在甚至愈加嚴重。為中國高等教育計,對於學位授權點的全面評估、優勝劣汰正當其時。

  高等教育近年來的發展有目共睹,作為塔尖的研究生教育,其成績也不容抹殺。但必須看到,高等教育的擴招並不等於無限制的濫招。部分高校出於種種考量,在服務於研究生教育的各類學位授權點建設上過快擴展,甚至有盲目之嫌。如此一來,不僅降低了相關學校的教育質素,更造成了學生多年寒窗,換來的只不過是一紙缺乏含金量的“研究”文憑,卻缺乏本應獲得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在未來的職場競爭和人身發展中,這種成長關鍵期的內在缺憾,或許會給人帶來終其一生的不良影響。

  研究生教育是在學生本科畢業之後繼續進行深造和學習的一種教育形式,也即對於未來中高級人才的培養路徑。這也意味著,每一位報考研究生的學子,內心都抱著在自身知識研究或應用道路上更進一步的志願。高校對於研究生的考試和錄取,也要經歷比本科錄取更為嚴格的程式。可以説,報考者和錄取培養研究生的導師及學校,為此要付出大量心血。

  一旦學位授權點因種種原因,被教育部評估為不合格,那麼之前的巨大投入都為之白費。這種對於人才、教育的浪費是不可容忍的,也會損害我國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整體品質和社會公信力。教育部此舉意在扭轉那種一味追求研究生擴招數量,卻忽視其品質的學術不正之風,用更公開透明的評估過程,來獲得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大數據”,並以此為據對“不合格”的學位授權點紅牌罰下,倒逼“限期整改”的學位授權點儘快加以自我完善,否則就會面臨同樣的命運。

  我們經常提到要加速中國的素質教育改革,那麼從教育體系的頂部而起,對指向中國教育最高端的研究生教育進行客觀真實的素質“體檢”,從而把握研究生教育發展現狀,對於已經造成教育體質下降的種種問題對症下藥,方能讓研究生教育以及整個高等教育的“素質”不斷提升。

  教育部對於研究生教育的整改已然啟動,那麼關係到更多學子發展的本科教育,是否也存在類似問題,如何加以整改,社會對此也關注。2013年,教育部下發了《關於開展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的通知》,近期也有不少高校自行公佈了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的喜訊,不過,教育部關於全國各高校的本科教學工作整體評估何時公佈,讓我們拭目以待。畢竟,必要的外在考核機制有利於高校之間的合理競爭,強化自身的學術教育競爭力,進而培育出更多中高層次的科技人文研究型和應用型人才,為中國建設自主創新型社會提供人本源泉。(畢舸)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