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作家寫打油詩調侃中餐 被批種族歧視
作家加爾文·特裏林(中)在紐約China Grill的一個餘興派對上。特裏林寫過大量關於美食的文章,包括美國境內的中餐美食。(圖片來源:美國《紐約時報》網站)
參考消息網4月9日報道美媒稱,作家加爾文·特裏林(Calvin Trillin)的一首詩作發表在4月4日的《紐約客》(The New Yorker)上,詩中以一個憤怒的美國美食愛好者的聲音,描述了目前中餐菜式的多種多樣。不過,有些讀者覺得這首詩難以消化。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4月7日報道,這也不是第一次有人覺得特裏林的俏皮詩(他説是打油詩)有些過分了,但是批評《他們怎麼還有其他省份?》(Have They Run Out of Provinces Yet?)的人説,它顯示了對中華文化的輕視,甚至有可能帶有種族主義色彩。
報道稱,這首詩在開頭部分寫道:
他們怎麼還有其他省份?
如果是,我們就有了發愁的理由。
很久以前,這裡只有廣東菜。
(很久以前,我們很容易知足。)
但是之後來了四川菜,
廣東菜就過時了。
我們對四川菜大唱讚歌,
雖然麻婆豆腐可以把你的舌頭辣穿。
然後來的是上海菜,
我們咕嚕咕嚕地吃灌湯包。
隨後是毛澤東家鄉的湖南菜,
帶著自己的特色到來了。
我們還以為所有菜都已經吃過了,結果
又有一個省份的菜來了:福建菜。
報道稱,特裏林寫過大量關於美食的文章,包括美國境內的中餐美食。(2010年,他在《紐約客》的一篇文章中描寫了廚師張鵬亮[Peter Chang]的粉絲。)同時,他也順帶寫一些讓人無語的打油詩,還出過一本合集《限期詩人:我的打油詩人生涯》(Deadline Poet: My Life as a Doggerelist)
但網上的批評者説,他刊登在《紐約客》的食品與旅遊特刊上的這首新詩反映了對中國的畏懼和無知,將其描述為過於人多地廣、擁擠不堪,與一個世紀前的種族主義“黃禍”論調並無二致。
報道稱,Jezebel網站以一個六年級學生寫讀書報告的視角來戲謔特裏林和他的詩:“這首詩的主角特別喜歡中國人,但他認為中國人有點太多了。他也特別喜歡吃中國菜,但被中餐的種類豐富嚇到了。”
總部設在西雅圖的另類週刊《陌生人》(The Stranger)發表文章,認為這首詩延續了“懷念昔日白人星球的詩歌潮流”,特裏林“説得好像中國的省份無窮無盡,而這是對中國的刻板印象,是在引發排外恐懼。”
報道稱,在一封發給《衛報》的電郵中,特裏林説,這首詩“不過是在打趣熱衷美食的中産階級”。他告訴記者,他2003年的詩作《布裏芝士配夏布利酒有什麼問題?》(What Happened to Brie and Chablis?)也對西餐潮流開過類似的玩笑,但並不意味著是在侮辱法國人。
這種解釋並沒有平息他在Twitter等處遭到的批評。“‘這是諷刺!’不應該成為考慮不週、執行不當或者發表不明智作品的遮羞布,”小説家塞萊斯特·吳(Celeste Ng)寫道。
但也有人認為這樣的譴責有些過度。住在北京的華裔美國作家郭怡廣(Kaiser Kuo)説:“想不明白為什麼有些美國華人對卡爾文·特裏林寫的中餐詩如此不滿。”
報道稱,《陌生人》那篇文章後來進行了更新,承認特裏林有可能是在打趣。作者稱,一位英語教授告訴他,特裏林“老早之前就是美食作家和打油詩人了,我見過他騎著自行車在華埠到處遊蕩,他很喜歡在那裏吃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