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
習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這一重要論述,對於我們正確認識、深刻理解中國夢及其與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關係,具有重要理論指導和實踐引領意義。
中國夢凝聚幾代中國人的夙願
中國夢是在愛國主義語境下提出來的。《復興之路》展覽的主題是愛國主義,展現的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道路。習近平同志在參觀展覽時,正是從愛國主義視閾提出了中國夢,並指出“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他還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中華民族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曾長期走在世界發展前列。近代以來,由於封建社會的衰落和封建統治者的腐朽,尤其是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入侵,中華民族落伍了、衰弱了,甚至淪落到亡國滅種的危險邊緣。從那時起,救亡圖存、振興中華始終是每一個中國人特別是無數仁人志士的強烈願望。因此,中國夢一經提出和闡釋,就迅速得到億萬中國人民的強烈共鳴和廣泛認同,成為當代中國人奮力追求的共同目標。
實現中國夢是當代中國人的莊嚴使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愛國主義在奮鬥目標上的體現,對於當代中國人的愛國情感、愛國精神和愛國力量具有突出的凝聚和引領作用。它把各個民族、階層和黨派的人們團結和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強大的愛國洪流。同在革命中拼搏、在建設中探索的先輩們相比,奮進在改革開放大潮中的我們是幸運的,因為在前人努力的基礎上,我們探索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歷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們手上,實現中國夢成為當代中國人的莊嚴使命,成為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
同心共築中國夢彰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精神
中國夢體現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特色。習近平同志不但非常關注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多次強調這一傳統的“基因”意義,而且十分重視當代中國的愛國主義。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愛國主義傳統,它貫穿于中國歷史發展的不同時期,並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當代中國的愛國主義既與古代、近代、現代中國的愛國主義有著一脈相承的精神命脈,也有因新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條件而形成的鮮明特色。這一鮮明特色,集中體現為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把握這一特色,是當代中國人培育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思想前提。明確中國夢這一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特色,對我們準確把握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具有提綱挈領作用。
中國夢體現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有機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因此,在當代中國,愛國是與愛黨、愛社會主義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這種不可分割的統一性,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最重要的體現。這也正是習近平同志所強調的“祖國的命運和黨的命運、社會主義的命運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愛國主義才是鮮活的、真實的,這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精神最重要的體現”。愛國與愛黨、愛社會主義的統一是歷史形成的,是現實存在的。具體地説,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奮發圖強的進程中逐步形成並確立起來的。為了使中華民族擺脫被欺淩、受屈辱的處境,無數仁人志士奮起抗爭,但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中國共産黨成立後,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前仆後繼、頑強奮鬥,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開展社會主義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改革,把貧窮落後的舊中國變成日益繁榮富強的新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呈現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在這個歷史過程中,黨、國家和社會主義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命運共同體,並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得到集中體現。
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在當代中國,愛國與改革創新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的核心,沒有改革創新精神就跟不上當今時代的前進步伐;創新發展是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理念,沒有創新的龍頭作用,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和共享發展就會失去強勁動力。在科技進步一日千里、經濟全球化加速推進、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今時代,如果沒有改革創新的意識、觀念和精神,中華民族就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愛國也將成為一句空話。因此,當代中國愛國主義不僅不能脫離改革創新精神,而且要以改革創新為重要內涵和突出特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求我們將改革創新與愛國有機統一起來,奮力佔據新一輪綜合國力競爭和科技革命的制高點,不斷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作者:劉建軍/教育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