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國內>>正文

評論:端午節裏的愛國情懷

2016-06-09 11:03:34|來源:央廣網|編輯:渠鴻儒

  端午節臨近。關於端午的各種段子開始滿天飛。所謂最“經典”的一個段子是從一個孩子的視角演繹出來的:“端午節是個快樂的節日。因為歷史上許多詩人死後都讓我們沒完沒了地背誦他們的作品,而唯獨這個叫屈原的詩人不僅能讓我們吃上粽子,還能夠享受端午假期,也不必背誦他的詩”。端午節,一個充滿著愛國主義情懷、散發著傳統正能量的節日,在這個孩子的眼裏,竟然被扭曲成了“吃、喝、玩、樂”的一段快樂時光。這該是怎樣的一個悲劇!

  愛國主義是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象徵。然而,近年來,我們的學校、父母和家長在對學生、孩子實施愛國主義教育過程中,總是停留在機械式地喊喊口號,做做樣子,搞搞形式,忽視了追根溯源、客觀實際地對學生、孩子們進行具體、形象、入腦入耳的愛國主義教育。倘若屈原地下有知,他的一腔愛國情懷僅僅是給他的後代子孫們帶來些吃、喝、玩、樂等等毫無意義的感官享受,不知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又當作何感想?

  現在,我們的國家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我們優秀的民族文化傳承卻遠遠落後於經濟發展的速度。一些本來很能鼓舞人心、激勵情懷的愛國主義英雄人物漸漸成為下一代孩子們眼中模糊的背影。這確實值得我們思考和深度反省!無獨有偶。筆者最近一次的偶然調查中發現,相當一批90後的大學生竟然不知道楊靖宇、趙尚志、歐陽海、羅盛教等等曾激勵過幾代中國人的愛國主義英雄事跡,反而對時下的一些歌星、影星、別出心裁的網絡“達人”耳熟能詳,這種現象著實令人扼腕長嘆、不知所言。長此以往,我們的愛國主義情懷何以延續?我們民族的正能量精神何以弘揚?我們國家“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何以傳承?

  無論是無意的遺忘,還是刻意的回避愛國主義英雄都和數典忘祖的行徑別無二致、如出一轍。中國人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意志力決不能因為現在的生活狀態發生了變化,而出現了本質性的裂變,甚至産生精神上的懈怠。艾葉黃,粽子香,屈子精神永傳揚。讓那種只見粽子,不見“屈原”的段子徹底終結吧,因為屈原永遠是中國人愛國主義教育和傳承中的一盞明燈,不斷照亮著一代代中國人前行的路。

  (央廣評論員郭長江)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