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國內>>正文

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七批援藏幹部張朝陽:奉獻高原是無悔的選擇

2016-06-25 17:32:53|來源:中國西藏網|編輯:渠鴻儒

  堅定的目光、燦爛的笑容、整潔的短髮,初次見面,張朝陽給人親切隨和的印象。

  6年前,張朝陽帶著福建人民的囑託,來到了被譽為“雪域江南西大門”的工布江達縣,開始了他的援藏生涯。三年援藏期滿後,他毅然選擇了繼續留在這片他熱愛的土地上繼續奉獻。

  汗灑“河谷”謀發展

  從副縣長到縣委副書記,從第六批到第七批援藏,張朝陽結合工布江達縣自身特點,一脈相承地不斷深化工作思路、豐富援藏內涵、擴大工作實效。

  6年來,張朝陽幾乎走遍了工布江達縣所有的大山深溝,調研走訪了全縣所有的行政村,慰問群眾上千戶。因為經常前往海拔5000米以上的鄉村牧場開展工作,失眠、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時刻折磨著張朝陽,卻更加堅定了他開展好援藏工作的決心。

  在張朝陽的帶領下,工布江達縣立足資源優勢,培育特色品牌,通過挖掘、利用旅遊業和農牧業特色資源,不斷培育壯大産業品牌,整合全縣人力物力財力,走出了一條“優勢立縣”的特色之路。

  有人問張朝陽為什麼選擇繼續留在西藏?他笑答:“能夠把福建乃至全國先進理念和技術帶到西藏、留在西藏,推動一方經濟科學發展,推動群眾思想理念轉變,這是我們援藏幹部義不容辭的使命。”

  奉獻高原 全力為百姓謀福祉

  “援藏,能夠讓當地老百姓得到一點實惠,能夠為他們做幾件有意義的事,即使只留下陽光鐫刻的腳印,我也無怨無悔!”

  選擇援藏,就選擇了奉獻。進藏以來,張朝陽總是要求自己“凡是我們要求本地幹部做到的,我們援藏幹部首先要做到。要用一身正氣,做工布江達事業的參與者、實踐者、推進者。”

  2013年,第七批援藏伊始,在張朝陽的帶領下,工布江達援藏工作隊隊友們堅持做工布江達人、説工布江達話、做工布江達事,不搞特殊、不搞例外,始終與當 地幹部群眾一起戰鬥在維護穩定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線,保持了良好的在藏率和在崗率,用實際行動樹立了援藏幹部良好形象。

  對於援藏資金和援藏項目,他提出要將絕大部分資金向農牧區和農牧民傾斜,形成了援藏幹部與當地幹部共同策劃、共同管理、共同監督、共同負責,使援藏項目切實符合當地需求,惠及民生,深入民心。

  在他的帶領下,工布江達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社會局勢和諧穩定,黨的建設不斷加強,民主法治不斷進步,各項事業穩步推進。

  腳踏實地 用真情贏得民心

  “感謝福建援藏幹部!”這是採訪中記者最常聽到的當地百姓的話。然而,張朝陽反復強調:“在這裡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得到老百姓和當地幹部真摯的幫助,援藏幹部要感謝西藏人民。”

  進藏以來,他始終堅持“真情與責任”相結合,推行“感情援藏”。他以信任、理解、支持,立足民生事業,用真情換真心,推進民族團結。

  工布江達縣娘蒲鄉尼木納村貧困戶阿旺曲珍一家4人,生活條件極其艱苦。張朝陽得知情況後,決定由第七批援藏工作隊解決生活困難救助資金3萬元。如今,阿旺曲珍一家的生活重燃希望,輟學在家的女兒已返回學校接受教育……

  同時,在“感情援藏”中,張朝陽針對工布江達縣貧困戶、困難群眾現狀,制訂了《工布江達縣2013年—2016年扶貧工作方案》,決定每年從縣援藏資金中固定拿出400萬元用於扶貧工作。

  為更好地實現“接地氣”,張朝陽還組織援藏隊友開展“説藏話、學藏俗、唱藏歌、跳藏舞”活動,拉近了與群眾距離。

  6年來,創新、務實、發展—這是張朝陽對援藏工作的詮釋,真情、為民、奉獻—這是張朝陽給予工布江達縣廣大群眾的告白。(記者 索朗群培)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