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常務會議解讀:支持民間投資 從金融改革開始
國際在線報道:解決民間資本、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促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需要在繼續發揮銀行間接融資功能的同時,加快金融改革,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積極發展直接融資,為實體企業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
6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民間投資政策落實專項督察工作彙報,要求以不斷深化改革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會議強調,要著力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嚴格落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創新適合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融資模式。
怎麼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從總理近期考察的軌跡我們或者能夠知道答案。近期總理考察中國建設銀行、中國人民銀行並主持召開金融系統座談會,其中一項核心議題就是持續加大銀行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一直以來,商業銀行在我國金融體系中佔據主導地位。毋庸置疑,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改革將會是重要切入點。
根據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4.30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46%,比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高0.15個百分點。總體上看,銀行業較好地落實了國務院及監管機構的各項政策要求。
但不容忽視的是,銀行不良貸款上行的苗頭同樣值得警惕。資金鏈是企業經營發展的生命線。不良貸款的增長往往會導致銀行收緊信貸,最終可能威脅企業持續運營、甚至影響整個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因此,在此基礎上,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促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需要在繼續發揮銀行間接融資功能的同時,加快金融改革,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積極發展直接融資,為實體企業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減輕現金流壓力,降低其融資成本。
金融機構是資金仲介,更是當今社會的信息仲介。通過金融大數據,金融機構能對融資企業的經營發展狀況、資金流轉狀況形成全方位全覆蓋、高效率的監控,從而為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掃除了信息不對稱的阻礙,有利於拓寬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渠道。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P2P等網絡融資平臺為民營企業融資、民間資本投資提供了新渠道,一時間成為民營企業、小微企業關注的焦點。但P2P平臺管理不規範,存在非法集資等問題,也使民企面臨較高成本及持續融資的不確定性。隨之而來的平臺倒閉、“跑路”事件,進一步讓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凸顯。
面對這樣的問題,同樣需要金融改革及時推進,需要金融監管機構主動作為,一方面針對分業監管體系的監管真空“查漏補缺”,另一方面可以考慮對互聯網金融引入資金“全託管”機制,構建系統、全面、無盲點的風險監控體系,為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打造健康可持續的互聯網金融融資模式。
此外,貨幣政策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方面具有關鍵的引導作用,但倘若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通暢,即便實施再寬鬆的政策,也可能只是加大了“貨幣空轉”。
當前國內客觀存在著資産荒問題,在一線城市房價高漲的背景下,要避免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被扭曲傳導,導致個別領域、局部區域出現流動性過剩乃至非理性繁榮,而從事實體産業的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卻難以受益這樣的困境,就對貨幣政策定向發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一方面,需要定向引導民間資本、居民資金理性投資,多元化配置資産;另一方面需要定向引導金融機構向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傾斜,保證短期調控手段與改革目標的一致性。(來源:鳳凰網 作者:羅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