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從異地辦身份證看各省協作

2016-07-04 08:13:06|來源:廣州日報|編輯:王瑞芳

  7月1日起,全國大中城市和有條件的縣市啟動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工作。記者梳理髮現,目前至少有22個省份已全面啟動身份證省內異地受理,可以跨省異地辦理身份證的地區數量也大大擴圍。按照公安部明確的時間表,2017年7月將在全國各地全面實施身份證異地受理、挂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工作。

  異地辦理身份證千呼萬喚,現在終於逐步落地,這是從觀念到行動的進步,值得肯定。不過目前看來,異地辦理還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局面,無論是省內異地還是跨省異地,並沒有統一的進度,有的省份早就實現省內異地,還有不少省份仍沒有動靜;跨省異地的進展更慢,基本還處於一對一、一對多的試點狀態,全國範圍內的打通辦理還為時尚早。

  任何改革都很難一蹴而就,公安部負責人也曾解釋過,中國人口多,各地情況不同,還涉及信息系統升級改造、業務流程調整完善、裝備設備配置和人員技能培訓等大量工作,必須整體設計、分步實施、不斷完善,確保安全可靠。道理自然沒錯,不過異地辦身份證推進的快慢先後,倒是觀測各地相關部門能力的一面好鏡子。

  異地辦身份證的目標是一致的,為什麼有的省份推進較快,而有的省份進展較慢呢?從媒體報道的名單看,各地推進的快慢和經濟發展水準,好像也沒有絕對的對應關係。通常來説,經濟發展水準高的地區,可能在硬體設備上條件好一些,可如果不是經濟條件好的地區絕對領先的話,那就説明“軟體”——相關部門的意識和能動性,也會起到相當作用。

  所以從這一很得民心的改革中,可以看到各省份硬體、軟體各方面的優劣,可以從一個側面觀測出不同地區的執政能力和態度。主管部門或者媒體不妨定期公佈進展,對於那些推進較快的省份是一種民意褒獎,而那些遲緩落後的地區,則需要解釋拖後腿的原因。在充分的信息公開下,進度排名就是輿論空間賞善罰惡的“英雄榜”。

  這樣的排名和監督,不只是為了異地辦理身份證本身,而是為更多領域的改革探路。現在早已進入信息時代,在公眾看來全國層面的信息共享技術層面已不是問題,可為什麼社保等領域的全國聯網難上加難,除了技術之外,各地觀念問題、利益協調問題,恐怕是更深層的因素。異地辦理身份證,是利益糾葛較少的一項改革,以此磨合各地合作、打消觀念桎梏,應是一個極好的機會。

  在一個流動性的現代社會,消除各種地域藩籬,為人員在國內自由流動創造條件,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各項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國家整體的競爭力。所以協作共享的觀念和能力,也應成為評價各省的重要標準。(敬一山)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