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打假”出重拳 堅定清朗網絡天空的決心
原標題:新聞"打假"出重拳 堅定清朗網絡天空的決心
未來網北京7月5日電(記者 楊佩穎)“治理假新聞,這個規定值得讚賞!”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院長方興東在接受未來網(公眾號lovek618)記者採訪時連連點讚。
日前,國家網信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管理制止虛假新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嚴禁未經核實將社交工具等網絡平臺上的內容直接作為新聞報道刊發,以打擊和防範網絡虛假新聞。
方興東認為,“網站有責任嚴格規範新聞核實與發佈,此舉既符合國際的行業規範,也符合當今互聯網傳播變革的需要,真正提升並樹立正規網站發佈新聞的嚴肅性,建立民眾的信任度。”
網站未盡審查義務 助推虛假信息傳播
就在前不久,高考成績剛出來,網上一條消息稱“一考生高考考了720多分,家長還不滿意,因此要跳樓”,該信息一經發出立即引發輿論關注,其中還有網絡大V轉發,後經證實,純屬造謠。
涉嫌傳謠的多個ID由各地警方落地調查,依法給予了處罰。
類似的案例比比皆是。“東北村莊‘禮崩樂壞’”、“長沙大巴被縱火”、“魏則西事件後續:國家信訪局為近百名相似患者開通綠色通道”、“上海女孩春節逃離江西農村”、“城市媳婦回鄉過年不能上桌吃飯怒掀桌子”……這些假新聞事件引起輿論熱議,造成惡劣的影響。
中國傳媒大學政治與法律學院副院長王四新對未來網記者表示,“很多網友或媒體為了增加流量、吸引力、影響力,賺錢更多的廣告分成,可能會精心策劃新聞。”
“一些寫手瞄準人們在特定時間段對某些事情的普遍關注,故意製造一些轟動效應,對社會秩序、社會誠信等造成不好的影響和衝擊。”王四新分析稱。
“網絡有放大功能,如果網站沒有盡到一定的審查義務,就助推了虛假新聞的傳播,造成更多的危害。” 北京郵電大學互聯網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謝永江在接受未來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加強網絡新聞的管理至關重要。
必須堅持新聞客觀性真實性
隨著網絡信息應用的多樣化,信息傳播的手段越來越便利,網絡信息傳播的也越來越快。每一位網民都可以自由地在互聯網上發佈信息,發表觀點。有些媒體為炒作捏造假新聞,還有很多媒體為自身利益盲目跟風,未經仔細核實發佈虛假信息,對人們生活造成了干擾,影響了網絡輿論的整個生態。
方興東認為,虛假新聞扭曲社會信息傳播,是互聯網發展的最大公害之一。
“虛假新聞誤導公眾,損害部分群體的名譽,容易誇大社會各階層的矛盾,嚴重影響社會穩定。”王四新表示。
今年以來,國家網信辦持續加大網絡虛假新聞整治力度,重點約談了一批違法違規登載虛假新聞的網站,並依據法律法規,對製造、傳播虛假新聞情節較為嚴重的多家網站進行了處罰和懲戒。有關網站也依法依規對炮製、傳播虛假信息的“想説又説不出口”“農地圈”等賬號進行了處置。
相關的法律法規對虛假信息傳播做出了明確規定,新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都明確規定,利用互聯網造謠、誹謗或者發表、傳播其他有害信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責任。
王四新認為,“不論是媒體還是網民,必須在遵守國家法律相關規定的基礎上,必須本著遵守新聞真實性客觀性的原則進行傳播信息。這在任何時候都是必須堅持的。”
“網信辦此次舉動,亮明瞭政府的立場、觀點,也給各網站、各新聞媒體敲了個警鐘。”王四新表示。
王四新建議,公眾當搞不清楚是真是假的時候,至少要做到不得主動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