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南海問題,聽聽被西方媒體忽略的聲音

2016-07-10 10:46:07|來源:新華網|編輯:劉維靖

  新華社北京7月9日電(記者郜婕)一段時間以來,西方媒體大肆炒作南海問題,相關報道從標題到內容充斥著偏見和歪曲。故意造謠、抹黑且不説,還選擇性忽略國際社會的公道之聲,使得海外民眾難以了解南海問題和所謂南海仲裁案的真相。

  一檔名為《解讀中國之中國南海》的系列節目7月1日起在中央電視臺、新華社CNC電視臺和國內外多家網站播出。節目組負責人陳方告訴新華社記者,節目以訪談形式呈現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和政要使節關於南海問題的見解,這些被西方媒體忽略的見解為海外民眾了解南海問題是非曲直打開了另一扇窗。

  南海系列節目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短短幾天,在境外觀看次數就達到百萬人次。

  南海仲裁案“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2013年1月,菲律賓單方面就中菲有關南海爭端提起強制仲裁。中國政府對此表明瞭不接受、不參與的立場。仲裁庭定於本月12日公佈所謂最終裁決。

  就如何看待這起仲裁案,南海系列節目中的受訪者表示,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單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既不合理也不合法,極大破壞了國際法治和地區秩序。仲裁庭置《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基本原則和國際政治常識于不顧,強行仲裁,將進一步增加南海問題的複雜化、國際化、無序化和矛盾化。

  日本前駐聯合國大使谷口誠説:“事實上,即使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仲裁,如果中國方面不參與南海仲裁,那麼國際法庭也不應受理。非常遺憾,菲律賓也許有美國在背後支持。”

  英國知名專欄作家約翰·羅思説:“所謂仲裁,需要合作雙方都有意願參與其中,不能是一方同意而另一方卻不願意參與。這也是美國就南海仲裁案指責中國顯得荒謬的地方。因為美國並不遵從大多數國際條約,國際海洋法(《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就是其中之一。”

  對於中國不接受、不參與和不承認南海仲裁案的立場,受訪專家給予肯定和支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説,根據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中國不參與仲裁“完全合法”,“在這一點上並不存在分歧”。

  英國工黨影子內閣外交國務大臣、國會議員凱瑟琳·韋斯特認為,在南海問題上,對話至關重要,“要由當事國之間解決問題,並以成熟的方式進行對話”。

  美國“強力介入”有礙爭端解決

  多名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學者在節目中對美國強力介入南海爭議表示擔憂。他們認為,美國不斷以軍事等方式介入,使南海局勢不斷升級,以反對“南海軍事化”之名大行“南海軍事化”之實,為和平解決南海爭端增加障礙。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為,中國關於南海問題的現行政策和準則已經贏得很多國家理解和支持。“菲律賓領導人在南海問題的處理上出現了失誤與誤判,而菲律賓提起南海仲裁案也有美國的干預,可以説是菲律賓與美國合作之下共同制定的産物。”

  馬來西亞大學中國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饒兆斌擔心,美國等外部力量介入南海地區“會使事態複雜化,使局勢變得更加脆弱和變幻莫測”。他説:“我們目前需要的是平靜理智地完成COC(“南海行為準則”)談判,為未來的行為設定一個框架。COC談判並沒有美國的參與,這是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談判。”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李明江質疑,美國介入南海問題“為一些主權聲索國壯膽,這將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後果,也會推動形成南海爭端的惡性循環”。

  中方主張“對亞洲穩定非常重要”

  在處理南海爭端上,中國始終遵守《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精神,秉持最大誠意,主張通過對話與合作消弭分歧,妥善處理。

  這一立場和主張受到受訪政要、學者的認可和支持。瓦努阿圖副總理喬·納圖曼、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馬蘇德·哈立德、秘魯駐華大使胡安·卡洛斯·卡普納伊和阿富汗駐華大使賈楠·莫薩扎伊等均表示,南海問題須由當事國通過對話、談判等和平方式解決,使局勢升級並非明智之舉。

  卡普納伊指出,關於南海問題,仲裁庭並非當事方,“很多細節並不知道”;而一些域外國家或是“不清楚這個區域發生的事情”,或是“以錯誤的方式去理解”。因此,雙邊對話應是“任何對話和談判的基礎”。“中國正在努力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對話,這對亞洲的穩定非常重要。”

  節目中,多名學者和政要認同中方倡導的“雙軌思路”,呼籲通過對話協商和平解決南海問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金駿遠説:“原則上,‘雙軌思路’是(南海問題的)正確解決之道。目前涉及的是主權問題,哪個國家擁有這片領土,只能通過當事國談判解決。”

  受訪者充分肯定中國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的積極努力,並認為中國作為現行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建設者、維護者和貢獻者,是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的中堅力量。

  歐洲社會黨主席、保加利亞前總理謝爾蓋·斯塔尼舍夫説:“中國過去幾十年始終堅持的政策是,不發動衝突、尊重其他國家、積極尋求對話、不欺淩弱小國家,因此中國也值得其他國家尊重。”

  韓國副外長趙兌烈説:“中國正在不斷發展,要成為一個與其國際地位相符的負責任的大國,我認為中國將繼續致力於亞洲地區以及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我們期待中國在未來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和影響力。”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