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中華民族積蓄的能量要爆發

2016-07-21 18:28:2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靳松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事物的變化和發展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是通過各方面力量的日積月累,進而實現質的飛躍的過程。7月19日,習近平到銀川市郊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考察時指出:“展望未來,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勝利在望。中華民族積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發出來去實現偉大的中國夢。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使命,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實現這個目標而奮鬥。”那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積蓄了哪些能量呢?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習近平:中華民族積蓄的能量要爆發

  圖為:2016年7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寧夏調研考察。這是7月19日下午,習近平在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慰問煤制油項目技術研發團隊。

  一、積蓄的物質能量要爆發

  習近平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我們稱之為‘中國夢’,基本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加強物質文明建設,積蓄物質力量,是國家富強之根,是民族振興之基,是人民幸福之源。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已經積蓄了豐厚的物質能量,正要為民族偉大復興而爆發。

  展開歷史長卷,我們的祖先曾經開創過數千年的輝煌時代,近2000年的鼎盛歲月。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這些輝煌的歷史無不是以強大物質財富積累為基礎。在15世紀之前,中國的發展始終走在世界前列。直到1820年,中國在世界GDP總量中還佔比32.4%,站在世界之巔。但是,數字的光鮮不能掩蓋彼時中國潛藏的危機。因循守舊、故步自封,以及缺乏創新銳氣的農耕文明,導致綜合國力增長乏力,盛極而衰。在西方進行工業革命時,封建王朝仍做著天朝上國的迷夢。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華民族任人宰割,中華大地哀鴻遍野,中國歷史進入最黑暗、最屈辱、最苦難的時段。無數仁人志士為尋求民族復興之路而捨身忘死。但在積貧積弱的客觀物質條件下,自強、獨立的強國夢一次次被擊碎。

  習近平:中華民族積蓄的能量要爆發

  中國共産黨的出現,才真正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序幕。中國共産黨在最危險的時刻力挽狂瀾,帶領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締造了新中國。新中國成立之時,百業凋敝,工業幾乎等於零,糧食不夠吃,通貨惡性膨脹。在“千瘡百孔、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靠著“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堅定信念,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艱苦奮鬥,迅速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僅“一五”期間,中國工業建設和生産取得的成就,遠遠超過了舊中國的100年。

  改革開放後,鄧小平提出“發展才是硬道理”。世界走一步,中國跑兩步,經濟實力急速發展壯大。2000年中國GDP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2009年超過5萬億美元,2014年GDP總量突破10萬億美元大關,成為繼美國之後又一個“10萬億美元俱樂部”成員。從跨入GDP萬億美元俱樂部,到成功突破10萬億美元大關,只有14年。相比之下,美國1970年GDP為1萬億美元,早于中國30年;2001年達到10萬億美元,從1萬億到10萬億美元,美國用時31年。從工業體系完整度來説,中國已經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産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時至今日,全世界只有中國、美國、歐盟等少數幾個經濟體具備完整的工業體系。現在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命運自己主宰,強大的經濟實力,為民族復興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後盾。

  “為有源頭活水來”,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都離不開物質文明建設。只有大力發展生産力,加強物質文明建設,才能從根本上鞏固社會主義制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與國際競爭力。有持續增長的綜合國力支撐,才能有底氣、有自信。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必須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産力,不斷夯實社會主義制度與民族復興的物質基礎。

  習近平:中華民族積蓄的能量要爆發

  圖為:201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週年座談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二、凝聚的精神能量要爆發

  人生要素有二,一為物質,一曰精神。物質是健康的基礎,精神是健康的支柱。前者是看得見的幸福,後者是看不見的幸福。國家強盛和民族復興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有力的精神支撐。縱觀古今中外歷史,沒有精神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發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就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習近平形象地指出:“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華民族是富有精神的民族,中國共産黨是講究精神的政黨。不忘初心,接續前進。炎黃子孫世代凝聚的精神力量,今天要為民族復興爆發。

  沒有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不可能有國家和民族的富強。習近平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影響深遠,是我們獨特的精神財富。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産生了儒、釋、道、墨、名、法、陰陽、農、雜、兵等各家學説,涌現出老子、孔子、莊子、孟子、荀子、韓非子、董仲舒、王充、何晏、王弼、韓愈、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陸九淵、王守仁、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魯迅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遺産。習近平指出:“中國優秀傳統思想文化體現著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在生産生活中形成和傳承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等,其中最核心的內容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有別於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20世紀前期,在黨和人民偉大鬥爭中孕育了豐富的革命文化:建黨時期以“五四”精神、紅船精神為核心的革命文化;土地革命時期以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為核心的革命文化;解放戰爭時期以西柏坡精神為核心的革命文化。中國革命文化,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是中國革命勝利的文化支撐和精神動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優質基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馬列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靈魂,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先進文化,也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根源於中華民族的歷史,來源於人民群眾的文化實踐,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精神上的旗幟,能夠為人類社會文明進步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習近平指出:“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薄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習近平:中華民族積蓄的能量要爆發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在實現全面小康和民族復興的征程中,堅定信仰,堅持自信,必將凝聚更加強大的精神力量。習近平指出:“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當今世界,要説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産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是歷史的選擇,也是實踐的選擇。從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魏源,到以“求強求富”為目標興辦洋務事業的開明地主階級;從早期維新思潮的興起,到發起維新救亡運動的康有為、梁啟超;從曾橫掃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農民領袖,到武裝推翻清朝統治的辛亥志士;中國人民探索國家富強之路的奮鬥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放鬆過。然而,由於自身缺陷和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聯合絞殺,所有這些“強國之夢”最終化為泡影。直至中國共産黨成立,中國人民才真正找到了科學理論指導和正確的發展道路,徹底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命運。習近平指出:“我們要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被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展實踐所證明的科學理論。95年來,中國共産黨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就在於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並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使我們黨得以擺脫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辯證的科學精神、無私無畏的博大胸懷領導和推動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不斷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習近平指出:“我們要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於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具有巨大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的制度,是具有自我變革、自我發展能力的制度。從新中國成立之初奠定的社會主義制度,到改革開放以來制度的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日趨成熟定型,這套制度體系紮根于中國、內生於中國而又促進人類共同發展,代表著中國對人類政治文明的新貢獻。習近平指出:“我們要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從5000多年悠久文明中走來,是我們的精神家園,是我們的力量源泉。習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我們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我們已經奮鬥得太久、等待得太久,95年積蓄的物質能量和精神動能在中華大地涌動,即將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爆發。習近平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完全可以説,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