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19款海淘奶粉40%不合格”呼喚國標精細化

2016-08-01 13:49:49|來源:四川新聞網|編輯:王瑞芳

  近日,一則《19款知名海淘奶粉40%不合格》的新聞受到消費者關注。南都記者對此進行跟蹤採訪時發現,與其説這些産品有“問題”,不如説是不同地區的奶粉在配方上有“國情”差異,也就是説奶粉生産的“國標”全球並不統一。而造成此情況的本質原因是:不同地區和國家的嬰幼兒體質存在差異。(7月31日《南方都市報》)

  初讀《19款知名海淘奶粉40%不合格》這樣的新聞標題,以為是海淘奶粉本身的品質出現大問題,讓“崇洋媚外”的中國奶媽吃了大虧。讀完新聞,才知是中了“標題黨”的習慣性“埋伏”,只是虛驚一場而已。儘管這樣,新聞的價值還是值得發掘。

  人們熱衷與海淘和跨境購暢銷奶粉主要原因是認為國內沒有“放心奶”可買,這些海淘奶粉雖然價格昂貴“不達標”,但總比國産奶“大頭娃娃”“三聚氰胺”等謀財奪命要好一些。因此初讀到這樣的新聞,有“黑”海淘奶粉之嫌。這樣的友情提醒能否改變國産奶粉的自信?能否阻擋海淘奶粉的腳步?要改變對國産奶粉的印象,唯有在奶粉品質上加強監管。

  海淘奶粉40%不合格不是這些奶粉本身的標準不合格,而是相對於我國孩子的體質差異上的一個“不合格”。這是一個國內孩子與國外奶粉配方不匹配的問題,而這些相關的知識許多人並不知道,這種盲從實際上源於科普的“斷奶”。比如日本奶粉只適合中國沿海地區的孩子吃,而不適合其他地區孩子吃,有了這些知識可能不少人就不再盲從海淘奶粉了。

  各國的人種差異、不同地區的飲食差異,對嬰兒配方奶粉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大陸地區的人和島國地區的人,南方和北方的人也是不一樣的,這些知識很有必要向國民普及。各國奶粉的“國標”各不相同,也就意味著國與國之間的奶粉不能強行“接軌”,誰國孩子硬吃誰國孩子就受“暗傷”,對中國孩子而言高價低配的海淘奶粉可能得不償失,長期吃會得先天不良的後遺症。

  有了這種知識觀念,或許人們會減少海淘奶粉的熱情,但還遠遠不夠。接下來要做的一是要加強奶粉配方知識的普及力度,二是要加大奶粉安全監管,讓奶粉國標進一步精細化,除了統一執行國標外還要執行國産奶粉的地區標。此外,條件成熟的話還可將部分海淘奶粉加上國標地區標滿足部分消費者的需要。(徐大發)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