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調研行】去産能 打響減量提質攻堅戰

2016-08-04 21:16:27|來源:央視網|編輯:楊玉國

  去産能是今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重點是促進産能過剩有效化解。那麼半年過去了,這項被稱作啃硬骨頭的工作進展如何?煤炭、鋼鐵行業這些因産能過剩嚴重虧損的行業又有什麼新變化?一起來看今天的《改革調研行》。

【改革調研行】去産能 打響減量提質攻堅戰

【改革調研行】去産能 打響減量提質攻堅戰

  有著58年曆史的埠村煤礦,今年5月30日全面關停。空曠的礦區內直通膠濟鐵路的鐵路線,讓人依稀能看到煤礦“黃金十年”給這裡帶來的輝煌。而從2004年開始,每噸煤礦的開採成本直線上升。

【改革調研行】去産能 打響減量提質攻堅戰

  由於煤層含水量高,挖煤的同時要往外抽排水,一年的抽水量就有1000萬方水,相當於一個中型水庫。

  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埠村煤礦副礦長 丁守臣:一年下來排水費一年下來得4000萬元,佔成本的三分之一。

【改革調研行】去産能 打響減量提質攻堅戰

  不僅如此,煤層越挖越薄,機械化設備根本進不去,大量的人工更是將採煤成本推向了新高,從2009年的噸煤成本417元,一下飆升到了2015年的651元。而此時的埠村煤礦面對的市場價格,卻是斷崖式的下跌,每噸煤價格從2009年的605下跌到2015年280元。

【改革調研行】去産能 打響減量提質攻堅戰

  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埠村煤礦黨委書記 鄒美元:最大客戶黃臺電廠不遠千里從山西進來的煤炭,也比我們幾十公里運到黃臺電廠的價格還便宜。

【改革調研行】去産能 打響減量提質攻堅戰

  連續虧損的埠村煤礦面臨倒閉關門,可是煤礦從上到下卻一直在努力扭虧,持續了整整11年。

【改革調研行】去産能 打響減量提質攻堅戰

  不捨的背後,還有難言的苦衷,煤礦關閉,8000多名職工往哪去?這些年積累的債務怎麼辦?為了將煤礦維持住,埠村煤礦的上級部門淄礦集團一直在給他們“輸血”,但是三年補貼虧損1.2億元的指標,埠村煤礦一年就花光了。

【改革調研行】去産能 打響減量提質攻堅戰

【改革調研行】去産能 打響減量提質攻堅戰

  靠輸血存活的埠村煤礦並不是個例,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煤炭産能過剩多達17億噸,90%的煤炭企業都在虧損,這其中不少是靠輸血或者是借債度日的。

【改革調研行】去産能 打響減量提質攻堅戰

  不僅是煤炭,我國鋼鐵、水泥等部分主要工業産品産能接近或者超過全球總量的一半,産能嚴重過剩,佔據大量的社會資源,造成社會資源整體利用效率降低,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攔路虎。

【改革調研行】去産能 打響減量提質攻堅戰

  今年上半年,國家確定的化解2.5億噸煤炭産能和4500萬噸鋼鐵産能的目標,落實到了27個相關省市、自治區,甚至具體明確到每台設備、每個礦點。

【改革調研行】去産能 打響減量提質攻堅戰

  而積累的債權債務,如何化解?而這些又恰恰是地方政府和企業化解過剩産能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針對化解過剩産能的難點和痛點,今年上半年,發改委、人社部、銀監會等8大部門,圍繞財稅金融支持、職工安置等問題研究制定了8個專項配套政策文件,財政部不久前公佈的《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管理辦法》,1000億元的資金規模鼓勵企業去産能。

【改革調研行】去産能 打響減量提質攻堅戰

  有了政策的支持,淄礦集團下決心對埠村煤礦進行徹底關停,90萬噸的産能也從山東的煤炭産能統計表中徹底消失。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原煤産量同比下降9.7%,煤炭企業經營狀況有所改善。

【改革調研行】去産能 打響減量提質攻堅戰

【改革調研行】去産能 打響減量提質攻堅戰

  但是在今年化解産能過剩的另一個領域---鋼鐵行業,雖然1--6月份粗鋼産量同比下降了1.1%。但是由於鋼材價格回升,4月到6月,河北、江蘇、湖北、河南等鋼鐵生産大省的産量均有所反彈。在鋼鐵行業産能過剩的現狀並未改變的情況下,這會將效益剛有起色的鋼鐵行業再次拖入嚴重虧損的泥潭。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 盛來運:這個現象需要高度重視,這也説明去産能確實是一個很艱巨的任務,任重而道遠。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