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報道“美國開始山寨中國“?不是笑話
“美國開始山寨中國”,紐約時報的報道讓中國人受寵若驚,大意是説中國人原來山寨矽谷,矽谷有什麼,中國山寨什麼,現在似乎開始反著來,一些西方甚至是跨國巨頭,都已經轉而向中國企業尋求創新創意。
報道舉了幾個例,比如微信比臉譜更早想到向用戶推送新聞,其模式也為多國互聯網公司借鑒;在Venmo成為美國00後轉賬應用軟體之前,中國無論男女老少都在用智慧手機投資、還款、購物。在中國,手機應用付賬、訂購物品、看視頻、相親,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要普及得多。
很多人不以為然,認為紐約時報的報道是不是在給我們戴高帽子,是在搞另一個版本的中國威脅論?要説中國的互聯網技術應用已經超過美國,這恐怕不客觀,國內的互聯網巨頭,其創意源頭依然大多來自於美國,現在有一些領域走在了美國前面,也不代表中國互聯網技術就掌握了話語權。互聯網本身就是個開放的空間,一國壟斷創新的可能性越來越小,相互借鑒是很正常的事。我們有必要在這頂高帽子面前保持冷靜。
中國互聯網如今的成就一部分得歸功於技術的發展。中國經濟經過三十多年高速發展,一隻腳已經踏進了發達經濟體的行列。技術進步當然也不例外,華為就是一個典型。
但更重要的是整個社會為互聯網經濟做好的準備。馬雲有句話,一個了不起的企業,一定是為解決社會問題的。十多年前的中國,徵信體系單薄、配套物流稀缺,淘寶網創辦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交易稀少,因為沒人相信陌生人。誠信問題在發達國家並不是一個很突出的問題,但是在中國,特別是在電子商務領域,就是道難關,於是一整套評價淘汰機制應運而生,這套機制確保了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現在關於網絡購物的陷阱投訴仍然存在,但恐怕很少有人把這個當成嚴重的社會問題。你基本不用擔心會買到圖文不符的東西,也不用過於擔心快遞會把你的東西搞丟了,你要是給誰一個差評,他比你還著急。
它給了中國人珍惜自己的信用、尊重市場規則的一個機會,也因為有了這個機會,互聯網有了更大的前景。正是因為沒有可依賴的東西,必須嚴格按照互聯網、移動通信的規律去辦事。所以,中國的互聯網公司都紮根于中國社會,紮根於人性,紮根于互聯網本身,也就具備了頑強的生命力。
這樣的基礎,也為各種創新掃清了障礙。滴滴出行只需要在性價比上下功夫,無須為支付和信用問題擔憂,因為前人的路已經鋪好了;只要有好東西,互聯網上的各種平臺可以很方便地推廣到眾人面前。現在我們可以很方便地在手機上投資理財轉賬支付,這在傳統銀行時代是不可想像的,這种先進性讓金融業發達的西方社會驚嘆並不讓人意外。
互聯網也衝擊著中國社會的傳統結構,甚至治理模式。從政府到社會到個人,大家都在努力尋找互聯網下的定位。當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塊肥沃的土壤時,開出絢麗的花只是時間問題。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承認網約車合法化的國家,正是這種深刻變革的體現。(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