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醫在全球“擁躉”日增 華僑華人作用不可替代

2016-08-13 14:18:10|來源:中新社|編輯:胡慧敏

  原標題:中醫在全球“擁躉”日增 華僑華人作用不可替代

中醫在全球“擁躉”日增 華僑華人作用不可替代

 8月11日,天津,市民在一家中醫推拿館感受拔火罐。 中新社記者 佟鬱 攝

  “胃陰不足,要養陰清熱、益胃止痛。”生活在美國洛杉磯蒙特利公園市的崔安陽在電話裏告訴記者,這是當地一家中醫診所的老中醫給他開的方子。

  崔安陽生於美國華裔家庭,曾在中國就讀高中。近幾個月來,他總感覺食欲不振,胃部時有灼痛感,看過西醫,症狀卻不斷反復,於是為了“去根”特意看中醫並接受針灸治療,目前療程已經過半。

  “效果不錯,胃口已經好多了”,崔安陽對記者説。

  這幾天,隨著美國游泳選手菲爾普斯在奧運賽場接連捧金,被媒體視為他奪冠“秘技”之一的“拔罐”受到世人關注。

  不過在崔安陽看來,這沒什麼稀奇,在他身邊有很多美國朋友是拔罐、針灸這些傳統中醫技藝的忠實擁躉,其中不少是經他推薦後迷上中醫的。

  崔安陽介紹説,“一個白人朋友,因為看中醫治好了‘食積傷胃’的老毛病,在大學特意報了針灸這門選修課,想要搞清楚這種技藝的原理。”

  也許崔安陽自己並不知道,在不知不覺中,他已經扮演了中醫藥傳播者的角色。

  近年來,海外中醫藥發展明顯提升。中國國務院僑辦副主任譚天星指出,中醫藥為改善海外僑胞民生,促進中外人文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中醫藥“走出去”,離不開華僑華人這支不可替代的力量。

  在蒙市經營嘉惠爾(音譯)中醫診所的李寧中醫師對此深有感觸。目前,他的診所每月要接待數十位患者,約有四分之一為美國白人。

  “這個比例,在十年前根本難以想像”,李寧中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語氣中滿是感慨。

  以前,由於對中醫缺乏了解,加之針灸等醫療手段只能自費,除亞裔以外的居民對中醫並不“感冒”。

  後來,越來越多中醫診所陸續涌現,憑藉精湛醫術及合規經營,在當地社會樹立了良好形象。加之針灸被納入醫保範疇,以及華僑華人的大力推薦,選擇中醫的白人居民逐漸增多。

  “海外中醫藥行業應華僑華人的客觀需求而産生,又因華人從業者的辛勤耕耘而發展,逐漸收穫其他族裔的信任,以此為契機繼續壯大”,李寧中表示,西醫是被動的防疫,中醫是主動的養生,這種理念正被更多人所接受。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醫藥已傳播至180多個國家和地區,至少有10萬家中醫診所、30萬名從業人員遍佈世界各地。

  “先易後難,先民後官”,通過中醫診所、華人醫院等民間力量,讓針灸、推拿等非藥物的方法先走出去,再通過政府與民間的合作,帶動包括中藥在內的較為複雜的醫療體系在海外落地,這正是中國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提到的中醫藥海外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解決民間力量在“走出去”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早在2012年,商務部、中醫藥管理局等十多個部委聯合發佈意見,從頂層設計著手,鼓勵並扶持中醫藥服務走向海外。

  作為專職服務海內外華僑華人的國務院僑辦,近年來一直致力於中醫藥國際化,專門推出了“中醫關懷”計劃,具體措施包括組織中醫義診、開展海外中醫師培訓、推動海外華人醫院與國內醫院合作、加強與中醫藥行業協會的聯繫合作等,以提升海外中醫行業的水準,擴大中醫藥及其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