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門”,不只是一個人的痛
自參加美國大選以來,“郵件門”一直是希拉裏·克林頓“白宮之路”上最大的障礙,一度鬧得幾乎要遭起訴。好不容易聯邦調查局(FBI)宣佈不追究了,卻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前夕殺出個程咬金:維基解密拋出的預選黑幕,直接將“郵件門”升級到2.0版,還扯出“幕後黑手”俄羅斯,生生將“國內矛盾”上升為“國際衝突”。
如此兜兜轉轉、起起伏伏,一波三折的“郵件門”如今已不只是希拉裏一個人的痛,它折射出美國選舉制度的危機、民主的幻滅。
“傲慢”的代價
此事得追溯到去年3月,那時,希拉裏還沒有宣佈競選美國總統。
3月2日,《紐約時報》率先披露,希拉裏在擔任國務卿的4年間,一直使用私人電子郵箱,而非政府電子郵箱,同時處理公務和私事。她的助手也沒有按照《聯邦檔案法》規定,將其電子郵件保存到國務院的伺服器上。
這事兒有點嚴重,因為它關乎國家安全。按照規定,除一些極為敏感的機密文件,所有由政府官員收發的郵件都必須記錄在案;私人賬號只能在非常緊急的時候方可使用,事後也必須將通信內容及時上傳國務院伺服器。換句話説,就是“所有機密屬於美國政府,絕不能脫離政府控制”。
身為國務卿,希拉裏“具有極高的情報價值”,與總統和中情局長屬於同一級別,掌握著最敏感的機密。儘管希拉裏堅稱她的私人伺服器“很安全”,但專家認為,“面對虎視眈眈的外國情報人員,一個簡單的家庭伺服器並不足以抗衡”。事發後,但凡希拉裏低個頭,認個錯,也不至於這麼招人恨,可她偏偏表現得相當傲慢。3月10日的新聞發佈會上,面對100多名記者期待的目光,她輕描淡寫地説,使用私人郵箱只是“圖個方便”。
之後,她應國務院要求,將3萬多封涉及公務的電子郵件提交審查,但刪除了另外3萬多封所謂私人郵件,理由是“沒有人希望公開自己的私生活”。
這種“高冷”的姿態,讓各個陣營的人都很不爽。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説她“目中無人”;共和黨全國委員會質疑她“到底企圖隱瞞什麼”;連奧巴馬也揶揄:“這個世界變化快,看看人家希拉裏,家裏都有伺服器了,我真是太落伍了。”
一時間,希拉裏四面楚歌。之後,美國聯邦調查局介入調查,有人嚷嚷著要將她送進監獄。
一悶棍,打出個醜聞2.0版
“郵件門”就此成為希拉裏永遠甩不掉的政治包袱。在飽受質疑之後,一向強硬的她終於服了軟,于去年9月首次承認,“私郵公用”是個錯誤,併為此道歉。
儘管在之後的競選路上,不時有政敵拿此説事兒,但再沒掀起什麼像樣的風波。
7月5日,美國聯邦調查局向司法部建議不起訴希拉裏,因為未發現她有意違反法律的證據。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前夕得到這樣一份“大禮”,希拉裏該樂壞了。這意味著“郵件門”總算有了官方“説法”,她終於可以輕裝上陣,準備直奔白宮了。然而,就在她興高采烈準備黨內“受封”時,7月22日,維基解密突然甩出近2萬封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內部郵件,原本“喜大普奔”的畫風瞬間變成了“千夫所指”。
這批泄密郵件來自民主黨全國委員會7個大佬,涵蓋去年1月至今年5月25日間有關黨內預選的種種暗黑真相:基金會洗錢、黨魁操控媒體、抹黑特朗普、擠兌桑德斯……
最令人痛心的是同室操戈,為了扶希拉裏上位,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違背初選期間保持中立的承諾,給同為黨內競選人的桑德斯暗中使絆,質疑他的宗教信仰,洩露他的競選信息……可憐這麼一個老實人,幾天前剛剛公開宣佈支持希拉裏,卻不知自己扮演了一個“被人賣了,還在幫人數錢”的悲催角色。
總之,在這個升級版的“郵件門”醜聞中,劇情之狗血,手段之下三濫,堪比《紙牌屋》。有媒體稱,這是自“水門事件”以來,情節最惡劣卑鄙的總統大選。
原本打算呈現“空前團結”面貌的民主黨大會因為這突如其來的“一悶棍”而亂成了一鍋粥:場內,只要提到希拉裏的名字,便噓聲一片;場外,桑德斯的支持者要“造反”,特朗普的支持者在抗議,已分不清這到底是誰的主場……
眼瞅著局勢不好收拾,民主黨主席黛比·舒爾茨等不及大會召開,便匆匆辭職。
拉來一個揹黑鍋的
作為醜聞的核心人物,希拉裏“騙子”的帽子算是戴定了,民調支持率被一度大幅落後的特朗普追平,甚至趕超。
正在焦頭爛額之時,情報界突然發出一個聲音:此番郵件泄密,幕後黑手乃是俄羅斯,因為普京愛特朗普!
媒體報道説,早在一個月前,一家美國安全網絡公司發現,有兩個使用俄語的駭客組織侵入了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計算機網絡,它們都有俄羅斯情報機構背景,去年曾在網絡上“黑”過白宮、國務院、參謀長聯席會議……
早前,有關普京和特朗普“相互放電示好”的報道,曾引發坊間“俄羅斯欲幫特朗普上位”的猜想。如今,在民主黨大會前夕抖摟這麼大一醜聞,這是要“置希拉裏于死地”的節奏啊,最大的受益者當然是特朗普了。如此一聯繫,豈不是坐實了“普京愛特朗普”的傳聞?
這一推理夠離奇,夠震驚,夠煽情,生生將一樁地地道道的政治醜聞變成了八卦流言,將不明真相的公眾神不知鬼不覺地帶進了溝……
劇情再次逆轉,希拉裏團隊滿血復活,鉚足了精神攻擊普京干涉美國大選,同時“機智”地把矛頭指向特朗普,指控他與普京暗中勾結,危害國家安全……
特朗普團隊當然不是軟柿子,也拉開架勢,反咬希拉裏為了贏不擇手段,一個謊言接著一個謊言,“噁心透了”……
就這樣,希拉裏團隊利用精心設置的“誰洩露了郵件”這一話題,成功調轉矛頭,瓦解了眼前的危機。轉移公眾視線,禍水外引,是危機公關最常見的一個套路。
然而,醜聞就是醜聞。不管是誰把郵件洩露給了維基解密,不管普京這個“黑鍋”背得冤不冤,無法改變的真相是:這些郵件是真實的,它揭露的種種蠅營狗茍是真實的,其背後凸顯的“民主的荒誕”也是真實的。
白宮之路,步步驚心
“郵件門”曾經是希拉裏獨享的一個污點,如今,卻遠不是她一個人的痛。
且不説民主黨已被徹底拉下水,沾了一身泥,共和黨又何嘗獨善其身了?
此前結束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那也是一個大寫的“亂”字。
為了避見特朗普,一眾共和黨代表編著各種花樣理由拒絕出席大會;最後一刻,還有一波共和黨人試圖通過提案,將特朗普拉下候選人寶座;曾經的競爭對手克魯茲更是公開拒絕為其背書,稱絕不做“特朗普的一條哈巴狗”……
當共和黨人一臉不屑地恥笑民主黨內部郵件裏那些上不了臺面的對白時,誰敢説如果曝光的是共和黨的內部郵件,他們的臺詞不是同一個腔調?
五十步笑百步罷了。如果説民主黨擅長“射暗箭”,那麼共和黨工於“放明槍”。他們以各自的手段,讓對方千瘡百孔,也讓自身傷痕纍纍。“分裂”,是兩黨共有的標簽,只不過一個裂在面上,一個裂在裏子。
“分裂”,也是當前美國社會的一個標簽,因為這場大選,赤裸地暴露在陽光底下。
百年之前,馬克·吐溫就揭露了美國選舉制度的醜陋;百年之後,這樣的鬧劇仍在上演。
為了贏,不擇手段;道德,是最先被忽略的東西。想想歷屆美國大選,哪一個競選人沒有被裏外扒一層皮?哪一個當選者不是“先置於死地而後生”?眼下的這兩位,一個被稱為“騙子”,一個被稱為“瘋子”,可別忘了,在參選前,他倆一個是“精英”,一個是“偶像”……
目前,希拉裏的團隊算是暫時化解了危機,但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説了,他手頭還掌握著很多有關希拉裏“極其有意思的資料”,可以讓司法部起訴她,甚至逮捕她……
對於希拉裏,白宮,已依稀可見。
但前面的路,仍步步驚心。(唐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