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國創新發展戰略

2016-08-18 11:10:22|來源:人民日報|編輯:韓基韜

  原標題:中國首次躋身世界創新前25強 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國創新發展戰略

  2016年全球創新指數8月15日在瑞士日內瓦發佈,該指數顯示中國首次躋身世界最具創新力的經濟體前25強,在中等收入經濟體中排名第一。這一消息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外國專家學者等積極評價中國創新發展戰略及成果,認為中國重視創新的做法值得學習。

  中國在10項評估指標中排名全球首位

  全球創新指數由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美國康奈爾大學、英士國際商學院共同發佈,今年是第九版,共涵蓋82項具體評估指標。根據評估,中國位列世界最具創新力經濟體第二十五位,比去年上升4位。

  這是中國首次躋身前25強,也是中等收入經濟體首次進入前25名。今年的全球創新指數前25強創新經濟體中,有15個來自歐洲,瑞士連續六年穩居榜首,其次是瑞典和英國。亞洲地區的新加坡、韓國、中國香港分別排名第六、第十一和第十四位。去年9月發佈的全球創新指數顯示,在全球141個經濟體中,排名前25位的全部是高收入經濟體,中國排名29位,與上一年持平。

  世界知識産權組織表示,在過去9年對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創新能力的調查中,高度發達經濟體在全球創新指數中一直佔據主導地位,中國進入25強標誌著中等收入國家首次加入了高度發達經濟體行列。

  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總幹事高銳15日在日內瓦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今年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反映出中國在該領域表現的提升,這也與中國近年來的發展相一致,包括中國將創新作為推動力,是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重要要素。

  據悉,在82項具體評估指標中,中國在高科技出口比例、知識型員工、15歲青少年能力(閱讀、數學與科學)評估、公司培訓等10項指標中全球居首;在全球性公司研發投入、知識與技術産出、無形資産等方面優勢顯著。不過,中國在監管環境、高等教育、單位能源産生對國內生産總值的貢獻量等指標中排名靠後。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專家認為,自首次發佈全球創新指數以來,中國創新在全部領域有系統性改善。

  “直到1800年,中國的科學技術仍處於卓越的地位,(中國創新的進展)是一場復興。”高銳表示,從歷史角度看,中國大範圍的創新提升並不令人意外。

  邁向現代化大國離不開創新能力提升

  中國創新能力的持續提升,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不久前,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發表封面文章認為,中國與西方在科技領域已進入“創新互鑒”階段。英國《金融時報》文章也表示,投資者看好中國技術超過美國潛力。中國在創新指數排名中的上升,令外國專家也感到振奮。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表示,中國首次躋身世界最具創新力的經濟體前25強,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也是中國創新發展的關鍵轉捩點,更是中國近年來一直強調科技創新的結果。他認為,當前中國正處在關鍵的發展時期,擺脫“中等收入陷阱”,邁向現代化大國,都離不開創新能力的提升。中國始終將創新界定為核心戰略,強調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通過創新實現自身不斷發展,對創新重要性有很高的認識。

  顧清揚認為,在創新佈局方面,中國非常有遠見,不僅紮實推進具有傳統優勢的創新體系發展,而且在改革過程中鼓勵由市場主導的企業創新體系發展,兩大創新體系相得益彰。8月8日,中國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對中國未來5年科技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過去,創新被定義為高精尖技術的成果轉化,而現在在中國,創新已經從“高大上”走入民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已經到來。

  2016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共同主編、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索米特拉·杜塔稱,中國在教育方面投入巨大,優秀大學畢業生的人數大幅增加,同時很多投資也投向了創新機構和組織。“中國將戰略重點轉向了創新,創新早就成為五年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非常正確的舉措。”

  巴西利亞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普洛哥比奧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國在30多年來的經濟發展進程中不斷創新技術。發展中的拉美國家應該努力學習和研究中國以技術創新為動力的新發展思路。中國許多技術符合拉美國家的發展水準。拉美需要與中國制定更加長遠的科學和技術合作計劃,與中國一道從創新合作中獲得重要的發展經驗。

  中國不再只是跟隨他國科研的腳步

  8月16日,中國成功發射量子衛星,將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這一重大科技進步全球矚目。法新社稱,中國發射了全球首顆量子科學試驗衛星“墨子號”,對中國而言,這是一項尖端科技的突破,標誌著在科研領域中國不再只是跟隨其他國家科研的腳步。法新社報道還説,中國是世界上少數正在研製“量子計算機”的國家之一,“量子計算機”的計算速度遠高於目前的計算機。法國《費加羅報》稱,中國通過發射世界第一顆量子衛星再次證明了其科技雄心。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認為,發射量子衛星不僅是中國科技最新的進步,而且對全世界來説也是一項巨大的科技突破。中國成功發射量子衛星後,巴西航天局網站將此列為頭條新聞,並在評論中指出,中國發射全球第一顆量子衛星,這是中國科技進步又一重要標誌。中國在尖端科學領域進行大量投入並取得重大成就。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説,創新是中國經濟的主要驅動力。中國政府多年來一貫支持創新,並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中國公司每年的研發支出以20%的速度在增加,而美國公司僅為1%至4%,“中國正在變成一個充滿創新産品和創新想法的國家”。《華盛頓郵報》報道説,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蒸蒸日上,並影響著全世界的人們。這些成績都是在短短幾十年時間內取得的,中國政府對科技創新的戰略規劃、資金支持、體系建設等都值得學習。

  德國北威州投資促進署署長華珮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科技發展如此迅速,很多科技成果都能很好地迅速投入使用。中國不只是經濟貿易大國,更是科技創新之國。“我去中國參觀過很多企業,了解它們的研發過程。德國掌握很多科技成果,而中國擁有廣闊的實踐天地,可以很快將理論轉化為實際應用。”她認為,中國自主研發的動力越來越強,正在培育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提到在信息技術領域,華為、中興、阿裡巴巴和小米等正在國際市場上大展身手。

  (綜合本報記者張志文、高石、李永群、張衛中、馮雪珺和新華社報道)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