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黑白救護車”亂象要走出“割韭菜困境”
隨著人們對救護車的需求越來越大,救護車數量少逐漸成為院前急救工作發展的掣肘,不少地方甚至出現了“黑救護車”。此前,媒體曝光過北京多家醫院的“黑救護車”亂象,相關部門也表示將加大打擊力度,但近日有媒體記者通過近一個月的多點調查發現,“黑救護車”依然猖獗。同時,還有一些外省市醫院正規登記的“白救護車”,長年在北京趴活。
類似種種救護車亂象,在國內其他地方都不同程度存在。最近的兩則報道便能加以佐證——《黑龍江發生車禍3死20余傷 救護車轉運收1400元》,《南京“黑救護車”不跑市區專跑長途 每公里收費高達20元》。僅一條隨意、混亂的收費標準,就常常讓患者家屬感嘆“傷不起”,而各地此前展開的多次執法治理,似乎也陷入了“割韭菜困境”:割了一茬又長出一茬,不僅“黑救護車”的老頑症難以徹底杜絕,而且還不時冒出諸如“白救護車”異地趴活等新問題。
相比半路加價、獅子大開口要錢,救護車亂象帶來的更可怕後果是“要命”。不管是精心克隆高倣的“黑救護車”,抑或是常年異地趴活的“白救護車”,其院前急救的醫療設備配置、衛生消毒標準、醫護人員執業素質、臨場急救方案等等,都很難得到剛性保證。以至於有的時候,救死扶傷變成了幫倒忙,收錢急救淪為“圖錢害命”。
戲謔的是,這些道理,患者家屬往往都懂。更多時候,他們對“黑救護車”是“罵並無奈著”。誰讓正規急救車不容易叫到,且出車、到達等服務都顯得“慢一拍”呢?實際上,“黑車”也好,異地“白車”也罷,這些“非正規軍”之所以能長年存在,表面看是有利可圖、有機可乘,但根本原因,還在於急救資源的供需兩端未能較好匹配。
本地區正規急救資源供給相對不足,多部門聯合執法造成“都管都不管”的執法盲點,是這些年來“黑救護車”屢打不絕的主要原因;而“白救護車”常年跨區域趴活,則與屬地主管部門監管職責履行不夠、涉事單位日常管理存在漏洞有關,但深層次裏,也與地區間醫療資源分配不均、醫療成本不一的大背景有關。只有找準病灶,才能對症下藥。對此,持續增加醫療急救領域的“供給側改革”,儘快理清執法主體,嚴格高效依法執法,才能杜絕種種亂象繼續存在。
市場經濟也是法治經濟。急救事業絕不是一門見錢眼開的“生意”,而是要努力保障好群眾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對急救領域出現的種種亂象,各地職能部門絕對不能再放任自如、“蜻蜓點水”了,該行動的要行動,該問責的要問責。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7月曾説過,使全體中國人民享有更高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也是我們兩個百年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日前審議通過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又提出,要全方位、全週期保障人民健康。為了人民的健康,當務之急就要走出“割韭菜困境”,堅持堵疏結合,放管結合,以法治和監管的利劍,激活市場資源,培育整體向好的急救市場環境。同時,調整治理思路,變突擊執法整治為細水長流的常態化治理,如此,“李鬼”自然會逐漸消失,“白救護車”也能用於正道,而這也是患者的福音,改革的目標。(李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