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究竟誰在拋棄鄉村學校

2016-09-12 07:22:37|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王瑞芳

圖片默認標題

供圖/視覺中國  

  “全校只剩3名學生、5名教師,這學校還能辦下去嗎?”9月10日,陜西西安戶縣蔡家坡小學的學生家長鄭師傅略帶焦慮地説。從9月1日報名後,因為一則“撤校”流言,家長紛紛為孩子轉學,使該校學生突然大量流失,從50多名銳減至3名。

  對於“撤校”流言,當地鎮中心校校長稱,“已和戶縣教育局的分管領導溝通過,從沒有過‘撤校’通知。我們將在近期發文通知‘不會撤校’一事。此外,學生轉學主要是家長的‘自願’行為。因此,我們通知村上小學的領導不干涉,因為兩所學校同在一個學區。”但是,“撤校”流言的後果已經顯現,只剩3名學生5名教師的這所村校很可能面臨最終被撤的命運。而分析這起事件,可以看到農村撤並鄉村學校的一些新動向。即以僅僅維持低水準辦學和非正規渠道放風聲要撤校的方式,讓鄉村學校在“內憂外困”的情況下,無奈地“自然”消亡。這是國家叫停盲目撤點並校之後,一些地方為達到撤校目的而採取的“新招數”,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2012年,針對鄉村地區盲目撤點並校帶來的後遺症,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規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佈局調整的意見》,堅決叫停盲目撤點並校,並明確,對保留和恢復的村小學和教學點,要採取多種措施改善辦學條件,著力提高教學品質。提高村小學和教學點的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對學生規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學和教學點按100人核定公用經費,保證其正常運轉。這一意見為村小的發展指明瞭出路。然而,在一些地方政府官員眼裏,辦村小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一方面,管理難度大,另一方面,需要投入的經費多,還不如把學生集中到中心校學習“方便”。但考慮到國家的規定,地方教育部門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對鄉村學校進行強拆,而是採取“溫水煮青蛙”的方式。首先,由中心校統籌調配整個鄉村教育資源,導致資源朝中心校集中,村小、教學點的辦學條件越來越差,教師人心思走,一些家長也因對教學品質不滿而把孩子送到中心校或城鎮學校讀書,鄉村學校逐漸萎縮;其次,對於村小、教學點,政府部門並沒有長期辦學的規劃,給村民的總體印像是,村小遲早要被撤掉,村民自己最好早想出路。

  根據2015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我國共有小學19.05萬所,比上年減少1.09萬所;而當年招生1729.04萬人,比上年增加70.62萬人;在校生9692.18萬人,比上年增加241.12萬人。為何在招生人數增加的情況下,繼續減少學校1.09萬所,這是需要追查具體原因的。

  以辦好每一所村小,讓鄉村保留教育和文化氣息為出發點來發展鄉村教育,與只是勉強維持,甚至希望鄉村學校最好消亡為出發點來辦鄉村教育,在對待鄉村學校的師資建設、教學品質問題上,政府部門會是完全不同的選擇。我們不希望看到一所所鄉村學校在國家高度重視鄉村教育的戰略中,走向消亡,更不願聽到這是因為家長想讓孩子接受更好的城鎮學校教育,而拋棄鄉村教育。如果能辦好每一所村小,家長會背井離鄉花那麼大的代價送孩子去城鎮學校讀書嗎?究竟誰在拋棄鄉村教育?

  今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於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該《意見》提出,要加快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標準統一、教師編制標準統一、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統一、基本裝備配置標準統一和“兩免一補”政策城鄉全覆蓋,到2020年,城鄉二元結構壁壘基本消除,義務教育與城鎮化發展基本協調;城鄉學校佈局更加合理,大班額基本消除,學校標準化建設取得顯著進展,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實現上述目標,提高鄉村學校辦學品質是重中之重的任務。城鄉義務教育均衡,只能是鄉村教育辦學品質與城鎮同步發展的均衡,而不是把鄉村學校“消滅”,只留城鎮學校的“均衡”。(熊丙奇)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