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談】聯合國大會上的中國主張受國際期待與關注
當地時間19日下午,李克強總理在聯合國總部主持“可持續發展目標:共同努力改造我們的世界——中國主張”座談會。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第71屆聯大主席湯姆森以及16個國際組織負責人悉數參會,就可持續發展目標、挑戰及國際合作等問題傾聽中國主張、展開深入討論。
去年9月,習近平主席赴聯合國總部出席聯合國發展峰會,並通過了包括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和169項具體目標的《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對未來15年消除極端貧困、戰勝不平等和不公正及遏制氣候變化提出了目標要求。而本屆聯大主題“可持續發展目標:共同努力改造我們的世界”也正是為了協調各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對此,中方倡議舉行的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座談會,從座談會匯集16個國際組織負責人看,中國倡議、中國理念、中國主張顯然倍受國際期待與關注。
不久前的杭州G20峰會上,中國首次將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引入峰會議程,此外,中國還先後邀約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國家、非盟輪值主席國,東盟輪值主席國,77國集團輪值主席為特邀嘉賓,參與發展工作組活動和相關議程。中國還推動制定《G20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計劃》和《G20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倡議》等相關成果文件落地,以推動G20成員國統一協調,合作應對全球性挑戰,攜手各國實現包容、聯動、可持續發展。
從G20峰會,到東亞峰會,到李克強總理出席聯大會議,並主持“可持續發展目標:共同努力改造我們的世界——中國主張”座談會,折射了中國越來越重視多邊機制宣介中國倡議、中國主張、中國方案的作用。而不論是上合組織、金磚國家會議、中歐峰會、中非峰會、G20峰會、APEC、10+1、湄瀾會議機制,中國始終秉持《聯合國憲章》宗旨,以義為先參與國際事務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不論經濟合作,還是國際維和、衛生防疫、減災扶貧、生態氣候、安全反恐、南南合作等各方面,中國都始終走在最前列,充當主要推動者、倡導者、貢獻者的多重角色。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為推動氣候變化《巴黎協定》落實,中國率先承諾將在2030年完成碳排放四項“國家自主貢獻”,正是中國在溫室減排方面“國家自主貢獻”的中國樣本,激勵了15年前退出《京都議定書》的美國以及西方發達國家重拾起全球氣候變化的責任義務,並最終推動《巴黎協定》落地;為推動國際維和任務,中國不但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派遣維和軍事人員最多的國家,還設立了總額10億美元的中國與聯合國和平發展基金,建立8000人的維和待命部隊,並承諾在5年內向非盟提供總額為1億美元的無償軍事援助。
“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做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積極倡導國際減貧事業。為推動聯合國減貧計劃,60多年來中國共向16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近4000億元人民幣援助,派遣60多萬援助人員,截至2010年底,共免除了44個最不發達國家238億人民幣的債務。此外,中國還通過自主發展使佔全球減貧人口的70%以上的7億多人擺脫貧困,並承諾在未來5年內實現現行標準下57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精準扶貧、全面小康,不但是對世界減貧事業作出的重大貢獻,同時也為聯合國減貧計劃提供了最好的示範。
“中國的發展得益於國際社會,也願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産品”,從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的“四個堅持”,到國際減貧論壇上的“四個著力”,國際氣候變化問題的“三個原則”,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五點主張”,推動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一路一帶”、“亞投行”,到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增長的五大發展理念、供給側改革,都是中國經驗、中國理念、中國方案在向世界敞開胸懷,分享中國發展機遇,以實現共同繁榮與可持續發展。
“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今年是中國重返聯合國45週年,李克強總理出席聯大峰會,將更多彰顯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執行者的智慧。45年來,中國正是通過積極的推動力,務實的貢獻力,不斷增強的影響力,在解決地區和全球性問題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隨著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發展,中國將在聯合國框架內成為連接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橋梁,為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