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國際>>正文

澳媒妄猜中國借搜尋MH370搞情報 刺探澳軍行動

2016-09-24 13:41:32|來源:環球時報|編輯:渠鴻儒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會聰】澳大利亞媒體炒作“中國威脅”又添加了新説法——“中國搜尋MH370的船隻極少參與搜尋工作,有可能在刺探澳軍行動”。中國軍事專家李傑2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種説法從技術分析上根本站不住腳,救助船的裝備和人員的性質與情報收集船完全不一樣。這篇文章內容並未得到澳任何官方機構證實。

  《澳大利亞人報》23日報道稱,中國搜尋MH370的“東海救101”輪自7個月前首次抵達弗裏曼特爾港口,“幾乎沒有開展任何實際的搜尋活動”,“大部分時間裏,只是以這樣或那樣的理由,要麼待在弗裏曼特爾港內或附近海面,要麼由於天氣原因在南印度洋或搜尋區的北方待命”。通過分析負責搜尋工作的澳聯合機構協調中心發佈的公報,文章稱這艘中國船的聲吶成像拖曳系統僅執行過“17至30天”的搜尋行動。

  弗裏曼特爾港口位於西澳大利亞州帕斯市西南約20公里處。《澳大利亞人報》稱,澳許多軍事設施都在帕斯附近,比如澳皇家海軍斯特林基地、澳空降特勤隊等,另外澳防務衛星通信站也在西澳大利亞州。“從我過去的情報經驗來看,像‘東海救101’這樣的船不擔當情報收集角色才令我感到意外”,澳安全情報組織前主任克萊夫·威廉説。

  不過,澳戰略政策研究所執行主任彼得·詹寧斯表示,將“東海救101”輪建造為一艘情報收集船並不是中國的目的。“即便如此,該船仍將按慣例關注任何出入弗裏曼特爾港和澳皇家海軍斯特林基地的活動,所有這些都將充實有關艦隻活動及其能力的數據庫。”詹寧斯認為,“東海救101”輪此行真正的價值是,了解有關開展搜救活動的世界一流技術、戰術和程式。

  《澳大利亞人報》稱,中國船長和船員“很有可能利用與澳方和國際專家的互動,獲取先進的西方水下搜索技術和設備,並徹底測試潛艇跟蹤技術”。

  根據澳聯合機構協調中心報告,目前仍在執行搜索任務的是荷蘭籍船隻“輝固赤道”號以及“東海救101”輪。一個多月前,另一艘搜索船隻“輝固發現”號離開搜索海區,前往新加坡準備開始另一個項目。

  《環球時報》記者發現,澳媒在這篇報道中使用了許多諸如“或許”“很可能”“按照慣例”“情理之中”等表達推測的詞彙。而且《澳大利亞人報》並未從聯合機構協調中心處獲得“東海救101”輪執行搜尋行動天數的數據。一名叫“拉塞爾”的讀者在網站留言稱,“又一篇沒有切實證據的假設之作”。另一名網民説,文中充滿對中國的偏見。

  “純屬無稽之談。”相關知情人士23日對《環球時報》表示,中方在搜尋MH370的過程中做了大量工作,搜尋工作也是按照計劃進行。澳媒稱,中國為搜尋工作提供了2000萬澳元的資助和支持。

  此前曾有官方報道稱,“東海救101”輪在1月11日從上海起航赴新加坡加裝深水搜尋設備。李傑認為,這很可能是為了針對性完成馬航搜救任務而臨時租用設備。“東海救101”輪是專業救助船,用途、性質和情報收集船完全不一樣。作為中國功能最齊全的救助船,無論是船上的裝備還是人員都是以救援為主,各型救援裝備需要佔據大量空間,不可能再安裝其他探測設備。

  不知是有意“平衡”還是巧合,當天的《澳大利亞人報》還刊登悉尼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琳達·雅克布森的文章,稱“要提防那些對中國大驚小怪的人”,提醒澳大利亞人不要對中國感到“草木皆兵”。這名學者認為:“隨著中國實力與日俱增,我們應該為(中國)將進一步施加其影響力做好準備。但歇斯底里並非答案。”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