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敦煌白馬塔
白馬塔介紹 攝影:李聰
白馬塔外觀 攝影:李聰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朋克吉 李聰):在敦煌市郊3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個寧靜的小村子,村子有座白馬塔。平時很少有遊客來到這裡。相傳佛教高僧鳩摩羅什為紀念他的心愛坐騎白馬而建。
白馬塔建於西元384年。當時,鳩摩羅什從龜茲東歸傳經時,途經敦煌,他的愛馬病死在這裡。鳩摩羅什大師就是用這匹白馬馱著許多佛教經書手稿的。
白馬塔曾經歷過多次重建。中國政府分別在1821年、1851年和1992年對其進行過重修。
從建築架構來看,白馬塔宏偉壯麗,氣勢軒昂。白馬塔大約高40英尺,直徑23英尺,塔身9層,每一層都各不相同。外層以磚包砌,並涂以粘土、草泥、石灰的混合物加以固定。白馬塔基層呈八角形,看上去像是粗木棍搭建的輪子。2-4層呈現折角重疊形。第5層為蓮花形狀,第6層覆缽形塔身,第7層為法相輪形,第8層為六角形的坡剎盤,每角挂風鐸一隻,當風吹過時,路人便可聽到風鐸發出的優美的聲音。第9層為連珠式塔尖。
鳩摩羅什是一名佛教高僧,將《金剛經》由印度傳到中國。鳩摩羅什的母親是龜茲國的公主,父親是克什米爾婆羅門族。鳩摩羅什在返回印度時,在敦煌將佛教手稿傳授給當地人們,在這過程中,他的白馬病死了。因為自己的忠誠的坐騎之死,鳩摩羅什非常心痛,他在這裡用佛教儀式為自己的白馬安葬。儀式整整持續了9天。在這之後,鳩摩羅什又在這裡為自己的白馬建造了紀念碑。
鳩摩羅什從印度帶來的佛教手稿《金剛經》最早于402年被譯成中文。它的副本被保存于莫高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