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精神的傳世魅力

2016-10-14 10:19:09|來源:瞭望|編輯:王瑞芳

  ◆ 先介紹幾組數據

  •   長征期間,每支紅軍部隊每天平均要徒步行軍30公里以上

  •   長征中紅軍平均每走一公里就倒下2~3名官兵

  •   平均每天都有一次以上的遭遇戰,每十五天打一大戰或惡戰

  •   共翻越了18條山脈,渡過了24條河流,通過6個少數民族地區,佔領過大小62個城市

  ◆ 長征的勝利,蘊含著豐富的精神內涵,更包藏著昭示當下的時代意義

  ◆ 從今天起,瞭望微信將連續播發長征系列報道,紀念長征80週年勝利,從中汲取精神財富,昭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

  80年前,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工農紅軍勝利完成萬里長征,不僅使遭受重創的中國革命轉危為安,而且創造出了不朽的長征精神。

  長征精神是一往無前、不怕犧牲的中國革命精神的重要篇章,是自強不息、不屈不撓民族精神的時代昇華,是人類戰勝困難迎接挑戰的信仰、智慧與意志的經典象徵,具有穿越歷史、穿越民族、穿越國界的恒久傳世魅力。

  于艱苦卓絕中砥礪而生

  長征精神的傳世魅力

  ▲江西省于都縣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內展示的草鞋(萬象攝/本刊)

  長征,是一座説不完、道不盡的歷史寶庫,長征精神是這座寶庫中的至尊瑰寶。

  長征轉戰歷時之久與歷程之長,是人類戰爭史上的罕見奇觀。從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第二十五軍先後進行長征,征戰總里程達到6.5萬華里,每支紅軍部隊每天平均要徒步行軍30公里以上。這6.5萬華里路的征程,是紅軍將士用雙腳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是在時刻與敵人作戰的險境中完成的。

  長征中作戰頻繁激烈,驚心動魄。為了打破敵人百萬大軍的圍追堵截,紅軍幾乎無日不戰,無處不戰。據不完全統計,紅軍在長征中共進行大小戰鬥1000余次,平均每天都有一次以上的遭遇戰,每十五天打一大戰或惡戰。紅一方面軍從中央蘇區出發時8萬餘人,在40天的時間裏連破國民黨軍隊四道封鎖線後,人數銳減為3萬人,平均每天折損兵力一個團,最後紅一方面軍到達陜北蘇區時只剩下7000余人。長征中戰事之慘烈,可見一斑。

  紅軍自始至終面臨著惡劣自然環境帶來的生存挑戰。據不完全統計,紅軍共翻越了18條山脈,其中5條山脈終年積雪;渡過了24條河流,其中不少是激流洶湧、難以通行的江河;通過6個少數民族地區,佔領過大小62個城市。特別是紅軍依靠雙腳翻越了空氣稀薄、終年積雪甚至鳥都難以飛越的高山,穿過了人跡罕至、沼澤遍佈的死亡草地,與大自然進行了一次次艱苦的較量和搏鬥,付出了沉重代價。毛澤東曾對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説,紅一軍團過完草地後,軍團的戰馬只剩下了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

  紅軍經受了饑餓、疾病等帶來的嚴重死亡威脅。由於紅軍長征失去了穩定的後方依託,不論哪支部隊,都無時不處於饑餓、嚴寒酷暑與疾病的肆虐中。擔負掩護紅二、四方面軍後衛任務的紅三軍團紅六師第十五團,在進草地時有兵力1800余人,最後走出草地時僅剩400余人。在長征途中,因凍、餓、病、累而犧牲的紅軍將士比比皆是。據不完全統計,在整個長征中紅軍平均每走一公里就倒下2~3名官兵,三路紅軍共計損失10萬人以上,其中犧牲的有名有姓的營以上幹部就多達422人。

  艱苦卓絕的長征砥礪出偉大的長征精神。當中國革命遭受嚴重挫折時,中國共産黨和紅軍從中國革命根本利益出發,果斷結束左傾教條主義路線的統治,恢復了以毛澤東思想為代表的正確路線的領導,把中國革命和紅軍從危機險境中拉了出來。

  面對嚴峻敵情,中國共産黨和紅軍尚不能很快確定今後的戰略轉移方向和落腳點,也沒有人想到會走這麼久、這麼遠,更沒有人想到長征中的流血犧牲與艱難困苦會如此之巨。但是,紅軍官兵沒有一個畏難退縮,沒有一個當逃兵,成建制地走在長征路上,將士們一面高喊著為了蘇維埃共和國,一面撲向敵人。

  當得知日本帝國主義在華北地區加快侵略中國的步伐時,尚未擺脫敵人重兵圍追堵截的中國共産黨和紅軍,不忘救國救民的革命初心,最終把自己的戰略進軍方向指向了陜甘,因為那裏離未來的華北抗日前沿更近些。

  當紅二、六軍團轉戰烏蒙山,紅四方面軍發起嘉陵江戰役時,他們知道多堅持一天,就能多一天策應紅一方面軍轉戰雲貴川。當忍饑挨餓時,紅軍官兵之間、部隊之間互相推讓、相互支援僅余的糧食,把生的希望留給戰友,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當穿越彝、苗、藏等民族區域時,人民軍隊用鋼鐵紀律與模範行為,向少數民族群眾宣傳了革命、長征與北上抗日的道理。

  偉大的長征精神正是在艱苦卓絕中砥礪而生。長征精神,就是中國共産黨和紅軍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

  穿越歷史、跨越國界的精神張力

  長征,不僅改變了中國革命,也深遠地影響了世界;長征精神,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深深地感動了世界。

  上世紀30年代,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介紹長征的《紅星照耀中國》一書風行西方社會,一個月內連續再版五次;80年代,美國前總統顧問布熱津斯基曾帶領全家五人重走紅軍長征路,美國著名記者哈裏森·索爾茲伯裏以古稀高齡重走長征路,寫下了著名的《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一書等等,許多外國人關注長征、研究長征、被長征感動。

  長征精神的傳世魅力

  ▲劉苗苗攝/本刊

  長征精神,體現了對民族與國家的歷史擔當與深沉大愛。從古至今,不論哪個民族、哪個國家,都推崇熱愛民族、忠於國家、敢為民族與國家建功立業與犧牲奉獻的英雄人物,強大的民族與國家尤其矚意于運用英雄人物,來培育共同的民族精神和國家意識。

  長征是由中國共産黨領導完成的革命英雄壯舉,但長征屬於全體中華兒女,因為中國革命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民族和國家從積貧積弱、飽受外來欺侮的苦難中解救出來。長征精神體現著中國共産黨對民族、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歷史擔當,體現著中國共産黨與民族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深沉大愛,激勵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為改變國家命運實現民族復興奮起抗爭。正因如此,長征精神具有穿越歷史、跨越國界、播撒世間的精神張力。

  長征精神,是人類戰勝困難、迎接挑戰的信仰、智慧與意志的經典象徵。信仰産生使命,智慧孕育創造,意志産生力量。這一直是人類從蒙昧時代走向文明時代的精神支撐。

  長征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紅軍與強敵殊死較量的信仰之戰。紅軍官兵大多出身貧寒沒有文化,但他們懂得為解放天下勞苦大眾而戰的大道理,堅信跟著黨走就會勝利的硬道理,做到了萬里攻堅克難,一往無前。

  長征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紅軍戰勝強敵的智慧之戰。靠著用兵如神的作戰指導與高度靈活機動的戰術戰法,紅軍成功跳出了敵人的重兵圍追堵截;靠著堅定的原則鬥爭與靈活的鬥爭策略,結束了黨內左傾教條主義路線的統治,挫敗了分裂黨、分裂紅軍的政治圖謀;靠著通觀全局的戰略視野,將中國革命的希望指向北上抗日的戰略方向,為中國革命走上抗日勃興做好戰略預置。

  長征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紅軍戰勝一切艱難險阻、迎接挑戰的意志之戰。長征中的艱苦卓絕,遠遠超出了當今人們的想像。沒有鋼鐵般的堅強意志,紅軍怎能萬里轉戰,衝破敵人的圍追堵截?怎能一邊忍受饑餓、疾病與惡劣氣候的肆虐,一邊翻越雪山穿過草地?怎能一天一夜跑完120公里的山路,按時抵達瀘定橋?特別是,8000余名紅軍女戰士,又怎能英勇無畏,一樣一路戰鬥、一路流血犧牲,一路向北挺進?美國著名記者哈裏森·索爾茲伯裏曾稱讚道:“中國紅軍的男女戰士用毅力、勇氣和實力——書寫了一部偉大的人間史詩。”

  長征精神,更包含著中華民族獨立自主、自強不息及主宰自己前途命運的奮鬥精神。

  世界歷史證明,大國崛起與民族強盛,首先要強在精神與心靈上。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百餘年間,曾為世界奉獻了輝煌文明成果的中華民族,卻任人宰割、飽受欺侮。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開展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鬥爭,是奮起反抗內外反動壓迫與剝削的正義鬥爭,就是要把自己民族的命運與國家的前途,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長征正是中國革命從挫折重新走向勝利的樞紐。長征的勝利,讓中國人看到了革命勝利的前景,讓世界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從沉淪走向復興的主體精神的甦醒,認識到了睡獅猛醒的時代已經開啟。

  蓄力走好新長征路

  長征精神的傳世魅力

  ▲9月30日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來到北京天安門廣場,出席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80年前的長征,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紅軍在風雨如晦、驚心動魄中贏得勝利的;80年後的今天,中國正在向著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疾進,這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華兒女在“三個前所未有”的歷史新方位中,進行的新的偉大長征。

  如何不忘初心,繼續走好新的長征路?這是中國共産黨在新形勢下保持戰略清醒的體現,也是對全體國人的告誡,值得每一位立志投身民族偉大復興實踐的中華兒女沉心思考。

  繼續走好新的長征路,關鍵在黨。從革命戰爭年代到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無論中心目標與任務如何轉換,中國共産黨始終是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核心,黨的建設關係重大,牽動全局。這是被戰爭與革命、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實踐,反復證明的歷史結論。在新的長征路上,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領導,這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更是全國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繼續走好新的長征路,必須堅持獨立自主,保持戰略自信。80年前的長征,中國共産黨在危急關頭,獨立自主、實事求是地決斷了中國革命的戰略發展方向,這是被中國革命勝利的歷史所證明的;80年後的今天,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紮根中國大地、吸納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獨立自主實現國家發展的戰略是正確的,這是被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輝煌成就所證明的,也是被當今世界所公認的。

  80年前的長征,留給我們的是獨立自主、掌握自己命運的歷史啟迪;80年後的發展,鼓舞我們的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斷印證的戰略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勇氣,我們就能毫無畏懼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就能堅定不移開闢新天地、創造新奇跡。(文/王曉輝)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