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生長在雲梯裏的音樂——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2016-10-31 17:12:5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范琪妍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樂團演唱排練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滕蕓):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有個地方叫普春村,村裏世世代代的哈尼族人在田間勞作時都會即興唱起您剛剛聽到的旋律。有時主唱起頭,其他人按自己的音調先後進入,有時他們也會用隨身攜帶的三弦或隨手摘下“梅琶”(野姜葉)卷成小管兒作伴奏,形成多人合唱多聲部的效果。他們歌頌勞動,讚美愛情和大自然,歌聲美妙悠揚,淳樸清澈。2006年,這種演唱形式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被稱為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今年51歲的車格多年前嫁到了普春村,是哈尼族多聲部國家級傳承人之一,在歌曲《吾處阿茨》(漢語“栽秧山歌”)等歌曲中擔任主唱。已經當外婆的車格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她説自己從小就喜愛唱歌,對她來説,唱歌不僅僅是情感表達,更是習慣和需要,就像喝水吃飯一樣,已經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我小的時候幫著媽媽和奶奶照顧比我小的弟弟妹妹,她們一邊幹活一邊唱(情)歌,我當時覺得原來情歌還可以這樣唱啊,聽到之後就跟著她們學。”

  車格不會講普通話,也聽不太懂,和她溝通需要翻譯的幫助,但依然能感覺出她是一個熱情開朗的哈尼族女子。當看到她隨手摘下身邊的樹葉卷成小管兒旁若無人地吹奏時,會讓人不禁感嘆哈尼族人同音樂和自然的相處是那麼地融洽和諧。

  和車格同齡的陳習娘是普春村哈尼族多聲部的另一位國家級傳承人,他不僅在樂隊裏擔任男聲主唱,同時還是普春村各種演出的召集人,經常帶領團隊去各地展演,推廣民族文化。每次演出,他胸前都會挂一把已經褪了色有些陳舊的小三弦,他説這把琴對他非常珍貴。“這個(小)三弦是我爺爺給(我)的,我十二、三歲的時候,爸媽(就)不讓我讀書了,家裏比較困難,我就去上山放牛,放羊”。

  陳習娘的爺爺陳者龍以前是當地的彈唱高手,陳習娘從小在爺爺身邊長大,他們白天一起放牛,晚上爺爺教他唱歌,優美動聽的音樂和哈尼人祖祖輩輩傳遞下來的情感就這樣種在了幼年陳習娘的心裏。如今,陳習娘帶著爺爺傳給他的小三弦唱著山歌,走出了梯田,走出了紅河州,走向了世界,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大山深處還有這樣神奇美妙的音樂。作為傳承人,他覺得自己有義務和責任讓更多人了解這種文化。陳習娘説:“民間文化是一種牛背上的文化,要有親身的體驗才可以學習,但現在的小孩都進校園了,所以只有讓多聲部走進校園,才可以更好地傳承它。我能做到的就是每年多組織一些演出,多做一些宣傳。”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不僅僅是一種音樂表現形式,更融合了哈尼人血脈的表達,但時代的變化和生活背景的脫離令這種自然而然的傳承變得越發艱難。為了搶救和保護它,政府部門近年來開始加強對非遺項目的數字化建設,對這些寶貴的資料進行整理和記錄。紅河縣文化館非遺負責人李白章前兩天剛剛帶著哈尼族多聲部樂隊完成進棚錄製,他深有感觸的説:“所有非遺專家都在説,非遺的東西一定是在某天某一個時間點一定要消失,但是我們儘量挽留它的消失時間,如果是一個國家級的項目,你一定要在本地做好了數字化的建設以後,它才不會垮。”

  因為哈尼族沒有自己的文字,對傳統文化的承襲多為耳濡目染,口傳心授,這給多聲部民歌的傳承和保護加大了難度。但值得慶倖的是,除了政府力量的投入,民間還有很多年輕人喜愛這種文化,願意學習它,推廣它。

  在紅河學院裏,十幾個小姑娘正在排練由哈尼族多聲部歌曲《栽秧山歌》改編的歌曲《哈尼古歌—生産四季調》。站在這些女孩旁邊的是紅河州文化館前任館長周民,現任紅河州文投公司董事長,他正忙著幫姑娘們綵排,為第二天在梯田的文化演出做準備。周民説:“我們也看到了當地的一些年輕人他們還是喜歡(哈尼族多聲部歌曲)的,就利用喜歡的,具有這些條件的(人),把他們組織起來,把這個多聲部傳承下來,初衷是這樣想的。做了以後,我們當地的農民,他們也引起了重視:‘誒,我們民族的東西那麼多人會唱’,他們自豪了,然後他們積極起來,參與的人數也逐漸多起來了”。

  在紅河學院裏,周民帶領的樂團在排練時意外碰到了車格,沒有任何的語言交流,車格自然地起頭領唱,小姑娘們隨即跟著車格唱起了經典的《栽秧山歌》,美妙的和聲交織在一起,此起彼伏,感動了身邊的每一個人。時代在更新,文化也在更新,希望這首伴隨了世代哈尼人的千年古歌唱得久一點,再久一點。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