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專家討論在線教育未來:讓青年引領自己受教育的方式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俞彤):互聯網正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教育領域也因為信息通信領域的革命而改變著自己的形態。參加烏鎮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青年論壇的部分嘉賓就在線教育的未來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按照西班牙電信數字化教育公司首席執行官卡羅琳娜·伊葉的説法,人們正處於教育行業“最具顛覆性的時刻”。互聯網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使教育超越了學校體系,也超越了某個生命階段,成為了貫穿終生的一個概念。數字教育也提供了普及高品質教育的機會,使所有人都能平等地獲得知識,從而促進了知識社會的發展和世界的全球化。
伊葉認為,這一點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説尤為重要:“數字教育對於全世界的青年來説都是一個巨大全新的機會,提供了普惠、開放的入口。我們的Miriada X平臺將70所拉美和西班牙最好的高校的課程向5億5千萬西班牙語者和葡萄牙語者開放。我們的宗旨就是讓青年能夠免費獲取各種知識,也幫助高校實現數字化。無論你是在亞馬遜叢林某個偏僻的小村,還是在波哥大、馬德里,你都能得到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資源,無需長途跋涉。這對於渴望獲取資源的年輕人來説毫無疑問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伊葉同時強調,教育形態的轉變需要從政府部門到商業企業到教育機構都圍繞以學習為引擎的軸心建立新的合作框架。
在緊緊擁抱互聯網最新技術的中國,無論是各級教育機構提供的數字化課程,還是“慕課”(MOOC,網絡公開課),都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課堂內外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對想要從互聯網上獲取什麼樣的知識,每個年輕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前來旁聽論壇的浙江傳媒學院文學院大一學生劉釔彤談到了她對在線學習的期待:“我首先是非常期待(通過互聯網學習知識)的。因為我覺得在互聯網上上課非常方便,時間和空間都比較靈活。我尤其比較希望的是能夠得到國內的,甚至打破國界,國外的各種名師的資源,尤其是能夠加強對外國文化的了解和熏陶。我覺得這對個人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
清華大學是國內最早探索在線教育的高校之一,發起設立了全球第一個中文慕課平臺“學堂在線”,為解決優質高等教育資源不足、教育機會不公平等全球性問題做出了貢獻。副校長楊斌介紹説,清華大學開設慕課課程196門,居全球大學之首,還有基於慕課的混合式教學試點課程121門。學堂在線擁有來自全世界168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600萬註冊用戶,也與西班牙電信、法國慕課平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有合作學分認證和學位項目。
儘管如此,楊斌副校長認為,在線教育方興未艾,規模不斷擴大,但模式缺乏創新。關鍵原因是目前的思維仍舊是如何把互聯網技術應用到傳統教育形態上,而非從互聯網的本質來看待和創新教育範式。因此,他呼籲青年人來引領數字教育的發展,成為自己受教育方式的主宰者:“慕課以及各類互聯網+教育的探索,在全球範圍內發展很快,但教育模式的創新相對滯後。一個原因就是在線教育的主導者和主創者目前還是在傳統教育中浸淫成長,對互聯網算是後天補課的所謂‘網絡移民’的這批人,包括我在內。展望下一步,我呼喚互聯網‘原住民’們(互聯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不僅成為互聯網+教育的受眾、學習者,更要成為真正互聯網意義下的教育模式的創造者和實踐者。”
伊葉女士對互聯網技術引導的數字教育的未來也充滿期待:“我認為我們其實剛剛起步。許多新的技術將會應用到在線教育,比如虛擬現實以及基於人工智能根據個人能力個性化定制的學習方式。這一切將帶來全新的教育模式。我們剛剛起步,未來的道路是無比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