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兩孩”政策落地 增設陪産假傳遞政策善意

2016-01-12 08:44:09|來源:法制日報|編輯:王瑞芳

  北京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正案(草案送審稿)日前開始通過市政府法制辦官網徵集意見,草案提出,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的職工,符合本條例規定生育的,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産假外,增加獎勵假三十天,配偶陪産假十五天(1月10日新華網)。

  “全面兩孩”政策落地,産假成了育齡婦女及廣大公眾關注的焦點話題之一。有沒有充足的産假作保障,不僅關係到新生兒及育齡婦女的健康,而且關係到能否體現新計生政策的溫情。日前,中辦、國辦聯合印發的《關於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決定》指出:“依法保障女性就業、休假等合法權益,支持女性生育後重返工作崗位,鼓勵用人單位制定有利於職工平衡工作與家庭關係的措施”。圍繞育齡婦女的産假問題,各地在修訂本地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時都有所側重。比如,北京就擬將“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産假外,增加獎勵假三十天”的規定納入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實施之中。

  然而,有這樣一個事實是不容回避的,即對於家庭而言,“全面兩孩”絕不僅僅是育齡婦女自己的事,而且是全家人的事,特別是配偶,需要承擔的責任更重。比如,育齡婦女生育“二寶”期間,配偶照顧“大寶”的責任要分擔得更多,配偶要陪同育齡婦女到醫院檢查,要做好育齡婦女的心理撫慰工作等等。這些都離不開男同胞的付出與擔當,而孕婦分娩期間更是少不了配偶的陪伴和照料。這就註定了,生育“二寶”,男同胞也要付出更多。

  而現實是,很多男同胞都是單位的骨幹,在單位上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是分身乏術的大忙人。有的為了應對一些急事難事,不得不以犧牲個人收入甚至飯碗為代價。比如,曾經就有一些企業的男職工,為了處理一些特殊的家庭事務等,不得不辭掉工作來應對。如此高的代價,著實令人嘆惋。

  在“全面兩孩”政策落地的大背景下,顯然,一些男同胞是要面臨這一兩難選擇的。是回家照顧老婆孩子,還是堅守單位護住自己的飯碗?這考驗的不只是人性和情感,更考驗著制度的柔性和溫度。

  由此不難發現,北京市擬增加配偶“陪産假”15天的規定,是十分明智的。不僅體現出對“全面兩孩”政策的精準把握,而且體現出暖暖的制度善意。一來,增加配偶陪産假是對育齡婦女的一種尊重、一種間接支持和關愛;另一方面,可以讓男同胞在陪産假裏享受到“甜蜜事業”的幸福。這無論對於家庭,還是對於政策的執行,都是不折不扣的好事。

  好事就要辦好,就要精準落地、執行到位。我們看到,北京已開始徵集意見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正案提出,將第二十條修改為:“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的職工,符合本條例規定生育的,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産假外,增加獎勵假三十天,配偶陪産假十五天。休假期間不得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與其解除勞動或者聘用合同。”這也就意味著,新的配偶陪産假一旦成為硬性規定,用人單位必須予以執行。從某種意義上説,這更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只有用人單位認識到位了、執行到位了,配偶陪産假才不至於流於形式。(桑勝高)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