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義烏成瞭望全球的窗口 每年上千億“中國製造”

2016-11-21 03:01:10|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杜軍帥

  

沒有投票的中國義烏老闆,以自己的方式,從頭到尾參與了特朗普的競選。

  特朗普贏了,姚丹丹火了。這個30多歲的旗幟廠老闆,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自己會跟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總統扯上關係。

  此前,他只是一個想安安分分賺錢的普通老闆,一段視頻讓他瞬間變成了網紅。“特朗普的支持率蠻高的,10個人裏有9個人在支持他。”這是連大選預測專家都不敢放的話,卻從一個普通的老闆嘴裏説出,應驗。這場生意,讓他感受到,自己與整個世界之間那種微妙的聯繫。

  這裡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貿易市場。每年,都會有價值千億的來自於不同地區的“中國製造”匯聚到這裡,再從這裡流向全球各地。風起于青萍之末,你或許可以根據“義烏指數”來預測誰可能贏得總統選舉,但沒有誰能預料到,自己手中的小商品,將投身於貿易海洋中的哪一波巨浪。

  比特朗普訂單高9倍

  11月7日,美國大選前最後一次民調。數據顯示,希拉裏暫時領先特朗普,那一天晚上,紹興佳豪旗幟廠的老闆姚丹丹失眠了。

  躺在床上,他琢磨不透。“我就是奇怪,明明我感覺喜歡特朗普的人更多,希拉裏的票數咋就那麼高?”

  那天,姚丹丹一個特朗普旗的訂單都沒收到,“當時我還想,這特朗普的旗子不能再做了,趕天亮我就開始設計一版希拉裏旗,多少要賣點。

  這份揣測,建立在他關注了此番大選大半年的基礎上,更建立在這持續半年多的生意行情上——自從美國大選開始以來,他收到了數量巨大的特朗普宣傳旗幟的訂單,而希拉裏的宣傳旗幟則少得可憐,只有特朗普的十分之一。

  轉機在北京時間11月9日出現。

  淩晨4點多,姚丹丹突然接到一個電話,電話的另一端,是他在美國做旗幟生意的朋友,朋友興奮地告訴他,特朗普的票數上來了,讓他早晨上班之後,趕緊安排一批特朗普的旗子。

  這個電話讓姚丹丹再也睡不著,挨到5點,他徹底清醒過來,趕著天濛濛亮就來到工廠,7點多,他就來到廠裏。就在那天中午,美國大選的結果出來了,結果出乎很多分析專家的預料:特朗普勝出,成為美國第45屆總統。

  “就跟看體彩開獎似的。”那天,姚丹丹忙著生産也要抽空看一眼開票實播,隨著特朗普的票數一路走高,局勢越來越明朗,他的一顆心也落進肚子裏。

  早在兩黨還在較勁的時候,客戶發來訂單,要訂購特朗普的宣傳旗,他就額外多生産了一些——“大概有3000多面吧。”他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就囤著,那時候他看好特朗普,但是心裏忍不住犯嘀咕,萬一要是特朗普輸了,這批旗子很有可能砸在手裏。旗幟的利潤本就單薄,這要是砸了,前面好幾批都相當於白做了。

  好在,特朗普沒有“辜負”這位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支持者,當天中午,訂貨電話便涌向他,一直到晚上12點,他還在不停地接電話,押對了寶的他疲憊又興奮,這一注翻得漂亮,一天8000多訂單,不僅先前額外生産的這一批旗幟一售而空,還有新增加的需求量,趁著選舉日的熱乎勁兒,趕著下了廠。

  “新總統産生以後,還有一些後續的訂單,可能是他支持者買的,當然,有些可能是反對者買的。”他的關注並沒有隨著大選結束而結束,在面對記者詢問為什麼選舉結束後還有訂單時,他開玩笑道。

  選舉旗生産專業戶

  押對了候選人的姚丹丹,像個堅定的共和黨人一樣挺特朗普。選舉結束後,美國爆發了數場反對特朗普的遊行,10日,客戶發來了一批希拉裏旗的訂單,他沒接。不過,這選擇與政治無關,因為特朗普旗的生産已經讓他忙不過來了。

  “特朗普人氣高,他的旗子就算沒有訂金也敢備貨。”面對媒體的鏡頭,他侃侃而談,這讓他成為了神預測的網絡紅人,網絡傳播的效應隨之而來,12日中午,一位美國客戶直接找到他,請他再生産1500套新的“總統旗”。這一波訂單,足夠讓他忙到23日。

  這位沒有投票的中國老闆,以自己的方式,從頭到尾參與了特朗普的競選。

  6月29日,姚丹丹收到了有關美國大選的第一批訂單:2000面特朗普的旗幟。

  一開始,希拉裏與特朗普兩方的訂單都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特朗普一方的訂單開始慢慢增多。到9月15日至9月30日,迎來了一個高峰期。美國大選加上中國國慶,恰是大量需要旗幟的時候,工廠每天7點上班,晚上10點半才能下班,一天就生産一萬多面旗幟。

  “特朗普的訂單多,生産不過來,所以希拉裏的訂單我就沒有再接了。”姚丹丹解釋了關於“希拉裏有訂單都不做”的原因。

  整個大選期間,他一共接了20單特朗普旗訂單,五六種不同樣式的印有特朗普名字和競選標語的圖紙,從大洋彼岸發過來,變為了印染廠裏的設計調色小樣,送上印染機,成批地運到旗幟加工廠。在這個低矮的廠房裏,工人們手起手落,成批的旗幟被定位線分割開來,再成垛抱到縫紉機旁壓線,釘銅環,最終變為十幾萬成品,裝箱打包。

  姚丹丹與妻子分工明確,他在外招攬生意,照看印染廠的進度,妻子在廠裏抓生産。外國客戶要求高,品質要好,不能掉色,姚丹丹給記者展示了一批退貨的美國國旗,僅僅是因為國旗最下面一條壓線不夠齊。“放在你面前,你能看出來嗎?”他把旗幟攤在桌面上招呼記者近前去看。

  這不是姚丹丹第一次接觸選舉旗幟的生産。從2006年開旗幟廠到現在,姚丹丹的佳豪旗幟廠成為了這一行的大戶,馬來西亞、坦桑尼亞、美國等不同國家的選舉旗幟訂單,源源不斷地從世界各地匯聚到這裡。憑著做旗幟,他認識了100多個國家的國旗,美國50個州的州旗也認識十幾個。據他估計,此次美國大選,中國出口的助選旗幟,至少有40%是他生産的。

  姚丹丹告訴北青報記者,其實希拉裏的旗幟,各家生産量都不大,旗幟算是面料加工裏比較冷門的分支,圈子很小,今年大選以來,偶爾姚丹丹和同行們討論起加工數量來,發現大家大部分做的是特朗普的旗幟。“我們就討論,可能希拉裏的旗幟在印度生産比較多?不是太清楚。”

  因了生意的緣故,他漸漸關心起國際政治來,生意不忙的時候就瞅幾眼國際新聞。“2008年奧巴馬競選總統,那時候選舉旗幟訂單就不多。那場競選我感覺就像是順理成章的。”姚丹丹説。

  每個人都是預言家

  實際上,並不是只有姚丹丹一人成功地“預測”了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在義烏,這似乎成為了一種“本能”。和許多不同品種的商品一樣,姚丹丹的旗幟,大部分流向了義烏,等待著下一環節的驗收,成為龐大的産業汪洋中的一滴水。

  精明的商人們依據水的流向來判斷未來的生産與銷售趨勢,互聯網時代才興起的“大數據”概念,早已在這裡以一種簡單的形式應用起來:幾乎與姚丹丹同時走紅的,浙江金華一家橡膠工藝美術廠,本是同時接到特朗普和希拉裏的面具訂單,但隨著特朗普的面具訂單已超過50萬張,遙遙領先希拉裏,橡膠廠老闆主動加大了特朗普的面具生産。

  “我們很早就有這種説法,説估計特朗普贏的機會比較大。”義烏工藝品協會秘書長王賢君説。近幾年玩具行業的興起,直追義烏傳統的三大行業——工藝品、五金和飾品,玩具行業的商家自然不會放過美國大選這巨大的蛋糕。

  王賢君告訴北青報記者,除了美國大選,國際上各個重要大會與賽事,都少不了義烏商品的身影。“世界盃也不例外,當然,我們沒法預測哪個隊會贏,但是哪個隊受歡迎一目了然。”一位玩具攤位的老闆説,“而這些受歡迎的隊,通常都是實力比較強的,所以八強總是差不離的。”

  “義烏指數”晴雨錶

  義烏,已經成為了窺探全球的一個窗口。儘管這裡的商家並不喜歡將時間“浪費”在津津樂道這些預測上,這幾乎算得上中國最國際化的縣級市,義烏商貿城——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商貿城,自成一個社會,不僅有醫院、派出所、銀行,甚至有專門的外幣兌換處。上萬家商戶抱團又互為競爭對手,共同應對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入耳是整齊一致的忙碌聲響:撕膠帶的聲音,運貨車啟動的聲音,以及討價還價的聲音。

  每年,有近50萬人次的境外採購客商規模。王賢君告訴記者,貨幣政策稍微調整一點點,對於義烏的生意人來説,就是蝴蝶效應引起的那一場海嘯。

  “今年匯率變化大,好多人都沒得賺。”王賢君説。對於很多商家來説,貨款並不是一次結清,下訂單時談好價格,等貨物做出來,匯率卻變了。不少商家向王賢君反映,幾萬元的貨做完了,貨款一結算,反而還要虧錢。

  不僅僅是匯率影響著商家們的收益,國際經濟局勢的變化,也會敏感地反映在他們的日常生産中。與往年相比,這兩年的生意並不好做,出口量減少,影響著傳統小商品外貿的格局。

  王賢君告訴記者,往常,極少有連續兩三天接不到單,然而這一年多來,很多商家一週才有兩三單的情況卻時有發生,甚至一個月只接兩三個單都正常。

  這種情況從去年年中就初現端倪。往常,義烏的商家們在8月就能接到聖誕節的單子,但漸漸的,海外的客戶們不再按部就班地提前訂貨,而是等自己手裏的存貨賣得差不多了,才會給義烏下訂單,因為怕貨積在自己手裏賠錢。

  敏感的義烏商人嗅到了這緊張的氛圍,他們也不提前生産了,有訂單才做,沒訂單不囤貨。

  “我們有句話,叫做有活兒幹到死,沒活兒要飯吃。”王賢君説,緊急訂單來得突然,有一家工藝品行業的商家,8月份突然來了一個大訂單,來不及招工,只好把文員、保安都安排到生産線上,每天下班之後,就讓他們去生産線加班,這才勉強完成了訂單。

  義烏商貿城裏一家賣樹脂工藝品的商家告訴記者,與兩年前火爆的形勢相比,今年明顯冷清了很多,最直觀的就是,來進貨的外國客戶大不如前。

  跨境電商的答案

  但跨境電商協會卻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我們沒有感覺明顯的變化。”跨境電商協會會長賈才民説,相對於傳統外貿這兩年的不景氣,他們的業績卻逐年上揚,協會的會員也從2013年剛成立時的7家,發展到了如今的正式會員320家,非正式會員1200多家。

  以往,電商的外貿産品都要經杭州或上海過關發往海外,為了提高效率,去年,協會專門找政府,在義烏開了一個郵政交換局,從此由義烏發向境外的快遞,不必經由杭州,直接在義烏就可以出口。

  這似乎是一種趨勢。就拿此次大選來講,阿裡巴巴國際站透露的信息顯示,助選産品的大宗採購商基本來自國外大的貿易商、批發商,這些貿易商的採購需求大多直接來自於當地政府、黨派和財團,也有一些有組織的粉絲團。在美國讀書的留學生告訴北青報,一般來説,支持者都會在亞馬遜購買助選産品,有的甚至還會自己創建應援網站大量購買,不過這些網站一般在大選之後就關閉了。

  “我注意到許多小旗子、徽章,只要有商標的,都是made in China,”一位留學生告訴記者,“不過在實體店買助選産品,這都是上個世紀的事兒了。”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看好網購。在義烏商貿城的樹脂工藝品攤位上,兩位外國客戶告訴記者,哪怕搭上高額的交通成本,他們每年也要親自來義烏進貨。相較于商貿城,網站上的商品種類還是太少了。

  “中國的産品跟越南、印度的相比,還是有很多不同的。”這位外國客戶説,而且相比較之下,義烏顯得“更有組織”。

  而這種“組織”,已經從商貿範疇擴散出去,滲透到義烏的方方面面。從商貿城中央的空地向外看去,圍拱著商貿中心的,是各家銀行、物流公司以及可以滿足不同國籍客戶口味的餐館。就連小小的便利店招牌都是用兩三種不同文字寫的,店裏擺成一排的牛奶、果汁,竟是來自於不同國家的“親戚”。

  雖然客戶對中國産品青睞有加,但不少義烏商家已經嗅到了危機,有的先行一步,把加工廠搬到了越南等地,因為那裏的人力成本更低。“我在紹興雇一個人要3000多元,在越南泰國,可能2000元就夠了。”姚丹丹説。

  王賢君覺得,義烏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強大的物流並非其他集散地輕易趕超。“跟印度、越南等地相比,我們的運輸優勢非常明顯。”客戶的訂單數量都縮水了,義烏商家的物流成本卻沒有提高。 一家發不滿一集裝箱的貨,幾家拼一箱也可以。

  姚丹丹決定跟著潮流走,加入到電商的隊伍中。他開了網店,跳過中間商環節,直接向彼岸出手。從2006年入行做面料生意起,他總能選擇對道路,抓住機會。這一次,他同樣自信。

  “要是生意擴大了,我希望能回安徽老家去開廠,老家的人力成本比這邊低。”他給記者描繪著自己未來的計劃:“看政府能不能給些政策優惠,我也回家帶動下創業。”

  意外走紅則給他送上另一波助攻。11月16日,去完印染廠回家的路上,姚丹丹接到了一通自稱是法國媒體的電話,請他做個採訪。他並沒有立即同意,忙碌的生意讓他無暇在採訪上投入更多精力;但他也沒有當場拒絕,畢竟,明年就是法國大選。

  本版文並攝/本報記者 楊寶璐

  (原標題:義烏成瞭望全球的窗口 每年上千億“中國製造”)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