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調控升級,讓房子回歸居住價值

2016-11-21 07:28:42|來源:京華時報|編輯:王瑞芳

  “9·30新政”之後,一度火爆的房地産市場有所降溫,一、二線城市的成交量迅速下降,熱點地區的房價趨於穩定。交易各方逐步進入觀望狀態,紛紛猜測決策層的下一步棋怎麼下,以便決定自己的策略選擇:“上車”還是“等下一班”?新華社報道,樓市調控“第一波”之後,“第二波”又來襲。近日,深圳、杭州、武漢、南京等多地再度推出新政“升級版”,不僅首付比例進一步提高,本地戶籍購買第三套房更是被嚴格控制。

  樓市目前的狀況,至少表明瞭決策層的決心,就是要趕快讓房地産的虛火退去、高燒降下,而且見效最快的手段,一是行政限購的重啟,二是銀行信貸比例的調整。從杭州等二線城市的具體操作來看,這次調控更講究精細化,招招瞄準靶心。深圳等前期漲幅過大的城市也已做出敏感的反應,相信不少理性的購房者都已做出了持幣觀望的正確選擇。

  之所以説“別著急,再看看”是正確選擇,是因為這次調控態度非常明確,房地産過度金融化不會繼續下去。比如,金融化的兩個支撐點,一是蜂擁而來的資本購買力,被狠狠堵在了熱點城市限購的門外;二是資本撬動的銀行信貸杠桿,包括不合規的消費貸首付貸,也被堅決叫停。資本的巧婦再有能耐,被這兩樣束縛了“米袋子”,又怎麼能繼續炒房燒飯?

  當然,凡事都得有個過程。從中央緊急部署任務到各地紛紛跟進,目前看時間不長,效果如何可能各地情況也不一樣。這就要求治理者沉住氣,保持定力,堅定跟著中央走新型城鎮化的路,別再飲鴆止渴,玩什麼“土地財政”“房地産GDP”了。換一個角度看,每一次調控都是一堂生動的政治經濟學課,都在錘鍊治理者講政治懂經濟,按規矩辦事,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的務實能力。

  這一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概括起來無非“務實”兩個字——務實的調控與務實地落實調控。簡單説,就是要從實際出發,從城市發展的一磚一瓦與民生改善的一事一情入手。比如,老百姓苦於房子總價高,首付湊不夠,那麼銀行的貸款支持當然不能少。可是過猶不及,貸款一旦氾濫,結果必然杠桿越加越高,反過來推高房價,更超出了老百姓的購買實力。所以,貸款到底放多少,放給誰,放多少年,利率怎麼浮動,各地治理者要和金融機構一起算,決不能大撒把地交給盲目非理性的市場説了算。

  房地産調控二十年,五六輪的進進出出,有成功的經驗也有慘痛的教訓。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調控才不再是紙上談兵、空中繡花,只有緊緊接著地氣的政策才有底氣,才能讓房價服軟,讓老百姓得到實惠。各地的好政策已經不少,無需在政策上動搖反復、自廢武功了。沿著正確的民生道路走下去,市場的預期才會穩定,房子才會一步步回歸其居住的使用價值。路雖彌,不行不至。房價的野馬總的來看還沒脫韁,共同努力抓住政策的核心,定能去虛火、降杠桿,把資金轉移給嗷嗷待哺的實體經濟。(洪樂風)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