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用文字“尋根”的華裔新生代作家——第二屆世界華文文學大會散文大賽獲獎者楊麗歡

2016-11-22 21:48:5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靳松

楊麗歡代表獲獎者發言 李紅 攝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紅):近日,來自印尼的華裔青年作家楊麗歡以其作品《橄欖樹——記我與華文的美妙時光》在第二屆世界華文文學大會上獲得“第二屆全球華文散文大賽”二等獎,她也是此次大會所有獲獎作家中最年輕的一位。

  在接受本台記者獨家專訪時,楊麗歡説,她出生於“千島之國”印尼的華人家庭,每年春節期間,與祖籍國人民一樣,拜年、穿新衣、吃年糕、放鞭炮等都是當地華人必不可少的傳統節慶活動。楊麗歡1995年出生,在她滿周歲“抓周”時,居然從家人放置的一大堆物品中,抓住了本子和筆。

  ‌在充滿中華文化氛圍的家庭環境裏,小楊麗歡聽著媽媽經常為她唱的搖籃曲《橄欖樹》長大。她告訴記者,“不要問我從哪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已經深深地印在她的記憶裏。她説:“小時候,媽媽經常説,‘在遙遠的中國有一個叫做客家之都的地方,那就是我們的根,我們從母親的懷抱,沿著海上絲綢之路來到了美麗的千島之國。’奶奶也説:‘葉落歸根,唯有客家之都是我們的家鄉,她永遠在我們夢裏,她永遠在我們腦海裏,她永遠在我們歌聲裏、懷抱裏、心裏。”

  通過家人,楊麗歡對祖籍國産生了深深的嚮往之情,在幼小的心靈裏種下了一個尋根的夢。她也熟悉並喜歡上華文。初中時,楊麗歡參加了山口洋市印華公學補習班,每年的成績都名列前茅。華文補習學校的《中文》教材裏,楊麗歡對《最後一課》最有感觸,她説, “愛祖國、愛民族、愛語言與文化”這句話令身為海外華人、炎黃子孫後代的她,産生了保護與傳承中華民族語言與文化的責任感。

  高中二年級時,楊麗歡參加了“尋根之旅夏令營(北京)”。第一次回到祖籍國讓楊麗歡感到回家般的溫馨、親切以及踏實。天安門、故宮、長城讓她深深眷戀上祖籍國的土地,她説:“告別北京時我戀戀不捨,回到印尼讓我掙扎著想再次回到中國。”高中畢業後,楊麗歡立即申請了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她告訴記者,當她接到期盼已久的錄取通知書時手舞足蹈,心花怒放。當時正值秋天,她形容自己的心情“比葉子的舞姿還優美,比秋天的氣候還舒爽。”

  喜歡華文的楊麗歡在暨南大學如魚得水,她終於有機會閱讀大量文學作品,還開始喜歡嘗試不同類型的寫作。更重要的是她遇到了班主任劉文輝老師,劉老師經常鼓勵她。楊麗歡説,劉老師的寫作教學方法很好,他在課堂上鼓勵同學們大量寫,寫了就直接在課堂上改,即使同學有錯誤,劉老師也用幽默的方法指出來,課堂氣氛很輕鬆。楊麗歡還成為中國學生文學社團“晨風”的華裔社員,參加了各種各樣的文學活動。楊麗歡不僅翻譯一些作品,還開始創作散文、詩歌和小説,接連在印尼《國際日報》等報刊上發表了《連南考察之旅》、《文化考察之“肇慶雙日遊”》、《梅州雙日遊——參加尋根之旅有感》、《在華文遇見你》、《中山開平實踐考察——擁抱大自然》、《2015年文化之旅之顧絲綢之路——夢幻西遊記》、《絲綢縷縷,海憶綿綿——參加陽江海上絲綢之旅文化考察有感》等多篇作品。

  學習之餘,楊麗歡還踏上了考察祖籍國風土人物的旅途:在雲南白族村落,她體驗了白族的語言文字和舞蹈;在敦煌莫高窟,她感受了古絲綢之路的商業文明和佛教文化;在嶺南文化考察中,她踏上了魂思夢繞的故鄉,找到了自己的根。她對記者説,祖籍國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令她震撼,她願意加入中華文化傳承者的行列,以漢語言文字搭起中國與印尼溝通的橋梁。她説,大學畢業後希望能當一名華文老師,向自己的學生介紹中國以及和中國有關的一切,尤其是自己的故鄉,也希望學生能愛上中國的語言與文化。

  楊麗歡的獲獎作品《橄欖樹》講述了她對華文夢和中國夢的追夢之旅。在頒獎儀式上她代表所有獲獎者發言説:“我們一起書寫源於對漢語的情懷,書寫源於對祖(籍)國的情懷;弘揚中華文化,讓夢想照進心靈。”

  在第二屆世界華文文學大會上,共有包括《橄欖樹》在內的19篇散文獲得了第二屆“文化中國·四海文馨”全球華文散文大賽獎項,還有加拿大作家陳河的長篇小説《甲骨時光》等10部作品獲華僑華人“中山文學獎”。世界華文文學大會是中國海外交流協會團結、聯誼海外華文文學工作者的機制性平臺活動,每兩年舉辦一屆,此前,有洛夫、嚴歌苓、張翎、李永平等知名海外華文作家的多部(篇)作品在大會上獲獎。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