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多邊推進是“一帶一路”的新路徑

2016-11-23 12:28:1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梁生文

  “一帶一路”提出三年來,我國已與30多個沿線國家簽訂雙邊合作協議,“一帶一路”建設穩步推進。

  2016年,“一帶一路”在多邊推進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成為“一帶一路”的多邊之年。今年3月安理會通過第2274(2016)號決議,呼籲加強區域合作進程,包括落實 “一帶一路”等區域發展舉措。4月,外交部與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在北京簽署《關於推進地區互聯互通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意向書》,雙方共同規劃推進互聯互通和“一帶一路”的具體行動,推動沿線各國政策對接和務實合作。這是我國與國際組織簽署的首份“一帶一路”合作文件。9月,中國政府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紐約簽署《關於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這是國際組織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大創新。11月,聯合國大會第A/71/9號決議首次寫入“一帶一路”倡議,呼籲國際社會為“一帶一路”倡議建設提供安全保障環境。

  與雙邊合作相比,多邊推進有諸多好處。一是有利於整體推進。國際組織是多邊機構,成員國眾多。一旦與國際組織達成合作,納入其工作規劃,“一帶一路”將自動獲得成員國的認可和配合。二是有利於爭取國際社會的普遍支持。聯合國是最具代表性、普遍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相關決議和文件為“一帶一路”背書,意味著會員國有義務為“一帶一路”的推進提供便利和幫助。三是有利於把“一帶一路”升級為一項國際發展議程。“一帶一路”是中國提出的一項倡議,也是中國想為國際社會提供的一個公共産品。通過與各種國際機構的合作,有利於“一帶一路”倡議轉型升級為國際議程,通過多邊化實現合法化。可見,多邊推動為“一帶一路”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徑。

  在多邊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方面,還有很多工作可做、潛力可挖。

  一是與周邊地區組織的合作。“一帶一路”周邊有諸多次區域的國際組織,如上海合作組織、東南亞國家聯盟、南亞區域合作聯盟、阿拉伯國家聯盟、海灣合作委員會等,也有一些地區性國際組織,如非洲聯盟、歐洲聯盟等,還有一些跨地區國際組織,如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組織等。目前中國尚未與這些地區國際組織簽署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的文件,這應成為我們今後的工作方向,通過與地區發展戰略對接,推動地區發展合作。

  二是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對接。2015年聯合國發展峰會通過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是聯合國指導未來國際發展合作的綱領性文件。“一帶一路”建設應以新發展議程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169個具體目標為指導,主動實現理念和目標、戰略和機制、項目和活動的對接。特別是在開發計劃署的指導和幫助下,把“一帶一路”的項目和措施與沿線地區、國家和地方政府的發展規劃對接起來,落地生根。

  三是與聯合國專門機構的合作。聯合國體系內有18個專門機構,它們與聯合國發生聯繫,但具有獨立地位、自主活動,在經濟、文化、社會、教育、科學、衛生等專門領域從事國際活動。“一帶一路”建設不局限于經濟貿易和投資項目,還包括大量的文化教育、科學衛生等交流活動,這就需要與這些專門機構合作,使那些具有普遍價值和全球意義的項目和行動進行專業化操作、本土化推進。

  四是與其他國際組織的合作。為了更好地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一方面可以與世界貿易組織和世界銀行這樣的傳統國際組織開展對話和交流,在貿易、投資、金融等方面獲得國際規則的啟示和國際治理的經驗,另一方面也需要與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亞投行等新興機制進行合作,探討共建的各種可能性。

  五是利用南南合作的框架和平臺。“一帶一路”為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創新南南合作提供了新的動力和模式。2015年中國與聯合國共同主辦的“南南合作圓桌會”提出要把“一帶一路”打造成“南南合作的高品質旗艦項目”。未來中國可以戰略性利用南南合作的多邊框架,加強與七十七國集團就“一帶一路”開展對話,並積極利用南南合作的平臺(如全球南南發展研究院、全球南南發展博覽會)交流經驗、成果和解決方案,助推“一帶一路”。(張貴洪 復旦大學聯合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上海聯合國研究會秘書長)

標簽:管窺天下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