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人口10年流失100萬 高層次人才居多
央廣網北京11月27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近年來經濟一直處於“築底”階段的東北老工業基地,正在醞釀新一輪的振興政策。然而,人才流失的困境卻讓外界普遍擔憂。甚至有媒體報道説,東北每年人口流出多達100多萬。國家發改委近日回應了這一説法,稱數據並不準確。
國家發改委:每年人口流出100多萬 不準確
“東北的人口問題沒有網上傳言的那麼嚴重”,這是國家發改委振興司司長周建平給出的正式回應。按照周建平的説法,根據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結果進行分析,基本上,100多萬的留出人口數量是近十年累計的總量。
另有來自金融機構的統計結果顯示,2015年遼寧、黑龍江的常住人口分別是4382.4萬人和3812萬人,只比前一年分別下降了8.6萬人和21萬人。
東北流失人口中 高層次人才佔多數
從人口普查和金融機構給出的統計數據來看,東北的人口流失問題並沒有傳聞中那樣嚴峻,但是發改委還是表示了擔心。因為,在東北流失的100多萬的人口中,高層的、管理層的和生産線的骨幹力量佔了多數。
由於體制性和結構性矛盾日益顯現,東北老工業基地企業設備和技術老化,競爭力下降,經濟發展步伐相對緩慢。2016年上半年,吉林GDP增速為6.7%,黑龍江為5.7%,遼寧則為負增長。隨之而來的是,一些工業企業已經處於生存線的邊緣。而人才的流失更讓企業雪上加霜。
青壯年人口比例下降 東北遭遇人口“低增長”
另一方面,東北人口問題還在遭遇“低增長”的困境。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全國生育率為1.18,遼寧、吉林、黑龍江分別只有0.74、0.76和0.75,遠低於全國水準。人口流出,再加上超低生育率導致的青壯年人口比例下降,成為東北振興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難題。
央廣經濟時評: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東北振興才有“底氣”
關於這一話題,經濟之聲評論員崔硯冬、汪威進行了評論:
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人才的作用很關鍵。當前東北經濟的低迷,伴隨著人才的流失。國家發改委振興司司長周建平所説,“東北人口流失沒有那麼嚴重。但是要承認,10年流失的100多萬人中,很多都是高層、管理層的人才。”
其實,東北在人才方面有良好的基礎和條件。以遼寧為例,全省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達8035名,位列全國第5位。可以説人才數量並不少,人才品質比較高,現在的關鍵是,怎麼讓這批優秀的人才安心留在東北,為他們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為他們營造創新、創業的空間。
一位核電央企的高層透露,企業曾經委派遼寧某國企的兩名技術人員前往國外學習,但是這兩名技術人員在回國後,卻被外地企業挖走,離開了遼寧。而這樣的情況在東北並不少見。
一方面是現有人才“飛走”了,一方面是未來的人才“留不住”。根據最新發佈的《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今年第三季度,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就業景氣指數分別為1.75、1.69和1.59,東北地區為1.4,工作機會最少。而畢業生最為看重的薪酬方面,長春、哈爾濱和瀋陽在全國34個主要城市中分列倒數第一、第二和第六名,遠低於全國平均水準。
留不住人才,就不可能談東北的振興。從人口經濟學角度看,一個地區的人才流失與經濟下滑有著較為密切的關係,而且彼此還相互作用。經濟的落後,導致了沒有人才的發展空間,致使人才出走,又使經濟無法發展。東北的經濟就陷入了這樣的一個怪圈。
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東北地區相關政府和部門也曾想過不少辦法。海外招聘、高薪留人,可想要留住人才又絕非提高薪水這般簡單。與東南沿海相比,東北一些地方政府的手還是伸得太長,市場的手又顯得太弱。表面上的留不住人才,實質上卻是東北陳舊的體制機制的反映。
振興東北,留住人才是關鍵。“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人才!”對東北來説,這絕非一句笑談。東北地區要想留住人才,別無他途,唯有改革。只有大力破除體制機制的頑疾,打破不合理的條條框框,打造人才成長和發展的環境,如此,才能吸引“大雁北歸”。
原標題:東北人口10年流失100萬 高層次人才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