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投行開業專家談】習近平國際發展觀將引導亞投行再創繁榮奇跡

2016-01-18 14:49:13|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李雪

圖片默認標題

  2016年1月16日上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開業儀式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致辭中強調:打造21世紀新型多邊開發銀行,為促進亞洲和世界發展繁榮作出新貢獻。亞投行的成立給國際多邊發展制度打上中國發展經驗的烙印。

  從中國提出倡議至今,亞投行一直是政府、國際金融專家以及發展問題研究學者討論的重點,在不同階段有不同側重:從最初的創始會員國構成到章程和條例的公平性、透明度問題,以及是否具備區別於世界銀行(WB)、亞洲開發銀行(ADB)等多邊機制的治理能力,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亞投行是現行多邊發展制度的競爭對手,還是有力補充?筆者認為,習近平國際發展觀能夠充分的解答上述疑問。

  共享發展紅利:給亞洲繁榮夯實基礎設施之基

  習近平在亞投行開業儀式上圍繞“何以能”以及“何以為”這兩個問題,表明瞭中國的國際發展觀:通過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人們的脫貧致富以及可持續發展——強調中國改革開放經驗的特殊性,以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為特徵的經濟發展模式創造了中國發展奇跡,對於正在探索發展路徑之中的眾多發展中國傢具有重大示範意義。

  亞投行有兩大關鍵詞,之一是“基礎設施”:中國30餘年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基礎設施建設落後是制約發展的瓶頸,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有助於實現經濟發展和結構改革。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減貧”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經驗,可以為全球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提供參考,是中國與世界共享中國發展紅利的重要內容。之二是“區域”,亞投行主要為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融資,推動區域互聯互通和經濟一體化進程,特別是為“一帶一路”實現互聯互通提供融資,這是有效避免為亞投行設定過於宏大的戰略目標的限制措施。

  高起點運作:亞投行是對現行體系的有力補充

  亞投行定位於專業高效的基礎設施投融資平臺,補充世界銀行(WB)等融資信用的不足。同時,中國經驗以及中國對於多邊經濟制度建設性的創舉,勢必影響到以佈雷頓森林體系為代表的國際金融體系治理,有助於反映國際體系格局的變化,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發展。建立亞投行不表示中國要另起爐灶。恰恰相反,習近平表示:“中國是國際發展體系的積極參與者和受益者,也是建設性的貢獻者。”

  習近平提出,就運作規則來説,亞投行向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看齊:“亞投行在治理結構、業務政策、保障和採購政策、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都體現出國際性、規範性、高標準。”他建議:“亞投行應該按照多邊開發銀行模式和原則運作,並充分借鑒現有多邊開發銀行在治理結構、環境和社會保障政策、採購政策、債務可持續性等方面好的經驗和做法,取長補短,高起點運作。”

  良性競爭:推動全球經濟多邊治理更加公正高效

  依照出資份額,中國擁有對亞投行轄下項目的一票否決權,但是中國將自我身份定位為“學習者”,正在虛心學習如何制定貿易規則和投資標準。習近平建議,新老多邊開發機構就聯合融資、知識共享、能力建設等方面,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和良性競爭。他提出,亞投行要幫助成員國開發更多“高品質、低成本”的基礎設施項目。

  在習近平國際發展觀的指導下,亞投行在為亞洲乃至世界經濟貢獻力量的同時,也是中國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學習多邊治理規則和經驗的良好平臺,更是中國展示國際發展議程設置能力的舞臺。(席桂桂,四川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