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南京大屠殺微觀史調查啟動 數百家庭記憶匯成史鏈

2016-12-01 15:07:37|來源:中國新聞網|編輯:韓宇辰

  中新網南京12月1日電 (記者 朱曉穎)南京老城南的高廈間藏著一片不多見的磚瓦房。記者走街串巷,穿過僅容側身通過的樓梯,找到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馬庭寶的住址。中國抗戰史學會副會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胞紀念館原館長朱成山帶領他的學術團隊,在這裡展開南京大屠殺微觀史的調查。

  1日,朱成山向記者介紹,微觀史學是相對於宏觀史學而言的歷史研究。微觀史學關注細節,注重對一個事件、一個人物、一種組織或制度等所作考證、比較、敘述性的歷史研究。歷史的微觀研究是宏觀研究的不可或缺的基礎。

  從今年10月份開始,朱成山團隊對300多戶南京大屠殺受害者家庭進行深入的調查與研究,記錄受害者整個家族記憶,將其環環相扣,匯成不容置疑的南京大屠殺史立體證據鏈。

  這項工作愈發刻不容緩。目前健在倖存者僅109位,平均年齡超80歲,身體安好、能夠清晰表達的人更少。而倖存者,是南京大屠殺受害者最典型的代表、活人證。

  81歲的馬庭寶在家中精神很足,語氣鏗鏘。每談到南京大屠殺時失去親人的過往,他不禁掩面痛哭。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殺發生時,馬庭寶還是襁褓中的嬰兒,長大後,他從家人口中得知,自己的父親、舅舅、二姑夫被日軍殘忍殺害。

  馬庭寶的哥哥馬庭祿,也僥倖從劫難中倖存。他們對南京大屠殺記憶的相互印證,是這次調查的重點對象。

  在朱成山看來,南京大屠殺是民族的災難,也是當時南京千千萬萬個鮮活的個人、家庭的災難。

  朱成山説,南京大屠殺微觀史研究強調小中見大,把小調查與大主題研究聯繫起來。微觀史學研究的最大特點就是貼近個人、具體細緻,豐富了對南京大屠殺史學對象的深入研究。過去,口述史更注重宏觀、倖存者受害史的特定一段;現在,南京大屠殺史研究走向微觀、縱深,不僅關注受害者本人,而且注重其家族在生活上、身心上遭受的曠日持久的影響。這也是國際口述史調查的慣例做法。

  他也坦承,隨著時間推移,老人相繼離世,調查牽涉家庭成員多,工作難度很大。

  該團隊計劃用5年時間,完成300戶南京大屠殺受害者家庭的微觀史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將納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中國社科院的數據庫。相關史料將出版為系列書冊、影像資料等,留予後人。

  記者了解到,由朱成山主持的微觀史視角下的南京大屠殺研究課題,已列入中國國家社科研究抗戰史工程重點項目,4個子課題分別是:朱成山牽頭的《南京大屠殺300戶家庭受害研究》,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館長馬振犢牽頭的《南京大屠殺檔案中的人員受害狀況研究》,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連紅牽頭的《南京大屠殺期間的難民所研究》,以及南京大學教授張生牽頭的《南京大屠殺期間西方在寧人士生活史》。

  (原標題:南京大屠殺微觀史調查啟動 數百家庭記憶匯成史鏈)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